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審查兩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時,發現了證據標注的偏差問題。這兩起案件發生在白鱀豚自然保護區,但作案位置的標注卻有較大的差距。這引發了辦案人員的質疑,對于事發水域是否屬于白鱀豚自然保護區并不明確。這種偏差可能導致取證方式、證據形式、證明標準等方面出現不規范的問題,而這些證據對于準確定罪量刑至關重要。
為了規范偵查取證工作,統一案件辦理標準,江漢區檢察院的辦案檢察們于今年10月18日實地查看了長江嘉魚段及白鱀豚自然保護區水域,并與公安機關進行了現場調研和意見流。白鱀豚自然保護區管理對公安機關提供的坐標點進行了衛星定位,修正了之前的偏差,并提供了確圖示標注和相關證明。隨后,在江漢區檢察院與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召開的聯席會議上,對涉江刑事案件的線索移送、偵查取證、執法司法標準、行刑銜接等問題進行了磋商,并統一明確了相關證據標準。
經過調查,在這4起非法捕撈案件中,其中1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位置在白鱀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范圍,而其他3人作案位置位于保護區外圍保護帶。據綜合審查的全部證據,江漢區檢察院于11月7日依法對其中1人提起了公訴,而其他3人因犯罪節輕微、自愿認罪認罰,并承諾繳納生態補償金進行生態修復,該院于同日分別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以上措施的實施,修正了證據偏差問題,確保了對非法捕撈案件的準確量刑。同時,白鱀豚自然保護區管理還主向公安機關開放了坐標定位系統使用權限,為后續類似案件的辦理提供了技支持。這一系列的舉措有助于保護白鱀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維護水域資源的合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