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歐盟外長博雷利因故兩度推遲訪華行程后,最終抵達中國并與我們的王毅外長會面,雙方就中歐關系、發展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流。博雷利還特別在經貿話題上向中方做了補充,表示中歐雙方就面臨的經濟挑戰進行了流,因為歐盟和中國都不能忽視彼此的市場。據外報道,博雷利此次訪華的目的是解釋“去風險”戰略,以使中歐關系重回正軌。然而,就在博雷利展現積極態度之后不久,他在回到歐洲后,在一場會議上再次對中國發表有威脅的言論。

2023年11月6日至10日,歐盟駐外使節年會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了一番對華不太友善的演講,先是吹風自己將再度訪華參加中歐領導人會晤,隨后又在講話中頻繁“點名”中國,試圖在歐中關系、經貿合作,以及以沖突等地區問題和全球問題上向中方施。在這樣的氛圍下,年會逐漸演變了某種意義上的“批斗會”。博雷利接著馮德萊恩的話頭提到,歐盟“不是貿易保護主義者”,也就是說在博雷利看來,歐盟在電汽車領域對華發起反補調查,以及試圖在醫療設備和風電等領域展開的限制措施,并不是出于針對中國的目的。此外,他還提到,在歐洲企業發現在華開展業務越來越困難的時刻,中國也將難以獲得繼續進歐洲市場的機會。如果中國繼續否認這種不平衡的現實和后果,就有可能看到歐洲對更多保護的需求不斷上升,甚至可能關閉中國進歐盟市場的大門。

很顯然,博雷利的言論充滿了威脅意味。他想讓中國將市場開放到歐洲滿意的程度,然而這種主權并不是一個歐洲政客所能左右的。我們開放的范圍和程度必須是合理且有利于各方利益的。除了國和歐盟這個地方,全球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除了不斷嚷嚷著要與華去風險、要怎樣怎樣的國和歐盟,還能找出其他的例子嗎?因此,博雷利威脅中方的做法不僅破壞了中方的利益,對歐盟也沒有任何好,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迎合了歐盟部一些親政客的反華緒。

值得注意的是,在博雷利大肆宣揚對抗氛圍的同時,國作為推波助瀾者也并未閑著。最近,他們將矛頭對準了中國的汽車領域。據外報道,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等四名議員致函貿易代表戴琪,要求提高對中國汽車征收的25%關稅,以遏制預期中的中國車輛進口量激增。此外,他們還希國政府對中國汽車發起新的301調查,了解中國汽車對國汽車工業和工人造的傷害,并采取行對抗中國主導全球汽車市場的企業戰略。所謂的301調查是特朗普時期開始實行的對華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政策。面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迅猛崛起,國心中充滿了張和嫉妒緒,因此他們再次拿出了加征關稅的手段。然而我們不要問,這是想要嚇唬誰呢?對于我們來說,中國車在國際上的歡迎程度和認可度是眼可見的在攀升,很多國際車企都與我們展開了的合作,而且我們擁有許多西方國家沒有的技優勢。在這樣的況下,中國車不用擔心銷路問題。相反,如果國自建壁壘,將會吃虧的可能是他們自己。

因此,不管是歐盟還是國,最好趁早收拾起心中那些小算盤,踏實地與中國合作,這對大家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