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12月7日來到中國參加第24次中歐領導人會晤,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然而,他們來華的目的并不是尋求合作,而是向“第三者”釋放信號,即向俄羅斯求和并向國表示“不合作”。

在會晤中,中方領導人表達了對中歐關系的重視。他們表示,中歐是推世界多極化的兩大重要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世界多樣的兩大文明。這表明,中方對歐洲充滿信心,并愿意與歐洲合作,前提是歐洲實現“戰略自主”。中方元首還強調,不應因為制度不同而將彼此視為對手,不應因為競爭而減合作,也不應因為分歧而進行對抗。這表明中國的誠意,希歐洲人能放大視野,不要將一些小事影響到中歐兩國人民的福祉。

馮德萊恩和米歇爾在來華之前表示,希實現更多和平與穩定,認為這對歐洲和世界都有利。然而,這與中方的表態并不一致,容易引發人們的猜想。目前,歐洲經濟面臨著一個難題,即在能源危機的影響下,通脹水平居高不下。歐元區和歐盟經濟都呈現疲態勢,進出口貿易額連續下降,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水平也令人擔憂。這些問題的本原因是能源價格的上漲導致的通脹。歐洲人希通過與俄羅斯和解,以獲得廉價能源來緩解通脹危機。然而,由于烏克蘭問題的存在,歐洲與俄羅斯的和解并不容易。中國通過“西伯利亞力量”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兩條線路大量接收俄羅斯能源,而普京也表示愿意與中國在各個領域進行合作。這讓歐洲人到失,因為他們無法與俄羅斯達和解,只能寄希于中國的斡旋。

另一方面,在俄烏沖突中,歐洲陷了困境,給烏克蘭提供援助,最終不得不接失敗的命運,而俄羅斯則顯示出了強大的韌。現在,只有歐盟真正吃虧,他們意識到“摧毀俄羅斯”并非國的終極目標,而失去獨立才是國所希實現的。另外,中國一直在強調歐洲實現“戰略自主”,鼓勵歐洲國的控制,與中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歐洲想要實現戰略自主,只有中國和俄羅斯能夠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