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傳來一陣陣呼喊聲,“某某某,還我錢,某某某,還我錢。”語言不多卻聲嘶力竭,我沒看到喊話的人,可也聽出了他的心酸和無奈。雖然不知道造這種局面的原因,也不能妄加評論,但是借錢不還的現象一直存在。

朋友告訴我,一位很要好的同學找到,說是遇到困難借5000塊錢。那時候大家都剛畢業,手里沒積蓄,每月工資只有幾百塊。5000元不是小數目,但是念及同窗好友的分,還從別人那里湊了點兒給他應急。說好的還款日期到了之后也等不來他還款的消息,只能著頭皮去要,得來的除了搪塞就是一拖再拖。

一晃20多年過去了,不但5000元錢石沉大海,就連那個自己認為要好的同學也不知所蹤。你拿他當同學,他把你當大頭。欠責還錢本就天經地義,卻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欠錢的了大爺,借給別人錢的倒了孫子。如果有人給你借錢,還真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到頭來好人沒做,還反目仇。

這件事讓我深思,為什麼借錢不還的現象如此普遍?是社會風氣的問題還是個人素質的問題?在現代社會,金錢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卻不懂得還債的重要。或許他們沒有意識到,借錢不還不僅傷害了別人的利益,也損害了自己的信譽和人格。

對于借錢的人來說,應當時刻保持對債務的意識,積極主地還款,并且按時兌現自己的承諾。如果遇到困難無法按時還款,應及時與債權人通,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選擇逃避或敷衍。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而對于借錢的人來說,也應該三思而后行。在借錢之前,應該充分考慮借款的用途和還款的能力,確保自己能夠按時還款。同時,也要審慎選擇借款對象,避免因為金錢糾紛而傷害和友誼。

在這個借貸利益糾葛頻繁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誠信意識,尊重債權和債務,切實履行借貸合同。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避免因為借貸問題而引發的糾紛和矛盾。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借貸關系回歸到理和友好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