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地完整社區試點方案來看,主要任務是在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補齊短板,解決配套設施不全的問題。在城市基礎建設的各個方面,我們需要充分發揮有限的資金和資源,不僅要注重數量的增加,還要注重質量和涵的提升。特別是在社區這個層面上,直接面對居民群眾,他們的非常直接和敏。如果我們不能充分利用好已經建設好的社區空間,不僅會涉及到資金使用效率和服務功能的實現,而且還關系到我們政府的執政能力和公信力。
最近,陳偉東教授在他的文章《打造居民心想要的完整社區和高品質生活場景》中指出,只有從居民的心需求出發,才能打造高品質的社區生活場景。今天,我在這里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容,與大家一起學習。
陳教授認為,社區生活場景的核心在于互。只有遵循居民的生活邏輯,從滿足居民的心需求出發,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社區生活場景。一個場景包括四個關鍵要素:空間、人、舒適和活。空間是場景的理結構,是人與人互的容。沒有人的空間就會變得空無。人是場景的主,沒有人和人氣的空間只是空場景。舒適是能夠給人們帶來愉悅驗的設施,可以是理形態的,也可以是社會形態的。活是場景中的行為要素,包括日常活和定期開展的集活。
陳教授指出,目前社區生活場景存在六個主要問題。首先是“有景無場”,居民聚集在街角、路邊、林蔭下打牌、下棋,而沒有專門的場所提供。其次是“有場無景”,社區中的一些功能室人煙稀,缺乏生活驗,綠化帶只能作為觀賞的景觀,沒有生命力。第三是“缺乏舒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更多地注重辦公設施,而不是居民往娛樂休閑設施。第四是“有鄰居無鄰里”,社區生活的本質是以鄰為善、與鄰為伴,但是如果缺鄰里關系,社區對居民來說就是空的,沒有實質的聯系。第五是“有學無生活”,許多社區花費大量資金化社區,而居民只是為觀眾,與他們的生活、和文化節。最后是“有網絡低效能”,社區的網絡信息平臺封閉運行,導致信息孤島,無法共數據,數字技反而為負擔。
對于如何建設高品質的社區生活空間,打造有活力的社區生活場景,陳教授提出了五條原則和四個要素。這些原則和要素將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提升社區生活的質量和涵。
通過理解和重構社區生活場景,我們可以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加完整和高品質的社區生活環境。這不僅需要政府的執政能力和公信力,還需要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打造一個真正符合居民心需求的社區,提高居民的幸福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