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于今日發布了《檢察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工作況(2023年)》的報告。報告中指出,目前電信詐騙的模式日漸復雜多樣,域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老年人、未年人和“寶媽”(指在家照顧孩子和家務的家庭主婦)這三類害群需要特別關注。最高檢指出,由于當前電信詐騙犯罪分子更多地利用被害人的個人信息,并據被害人的關注點、痛點和人弱點,采用不同類型的話進行詐騙,因此被害人的年齡、職業、經歷和地域等已不再是決定詐騙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此,老年人、未年人和“寶媽”三類害群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在面對老年人時,犯罪分子往往以投資養老產業、銷售收藏品、提供老年人診療服務等為名進行詐騙。老年人為被害人的況較為普遍,涉及到的金額也較大,包括老年人的養老金和治療費用。例如,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保險公司客戶信息,專門選擇缺乏金融知識和防范意識較低的老年人作為目標。他們假冒保險公司和銀行銀保中心的客服人員份,騙老年被害人購買虛假的基金和理財產品,共騙取了20余名被害人共計270余萬元。
對于未年人,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未年人沉溺于網絡游戲、盲目追星等特點,以出售游戲點卡、皮或為明星投票打榜等手段進行詐騙。這不僅給未年人所在家庭帶來經濟損失,還會給他們造心理影。例如,在甘肅省敦煌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在網上發布了虛假的免費游戲皮廣告,引未年人點擊,并主聯系他們使用家長的手機掃碼,騙取了多名未年人的錢款。
對于“寶媽”群,犯罪分子則利用一些“寶媽”無固定經濟收、家庭關系不和諧、急于在互聯網上尋找兼職工作的心理,以介紹工作為名收取介紹費、門費等方式進行詐騙。例如,在浙江省嘉善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中,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發布虛假的兼職信息,騙取被害人的加盟費,并引被害人吸收其他人的加盟繳費,從而為詐騙犯罪的“幫兇”。近萬名“寶媽”參與其中,造的詐騙金額達到1.3億元。
最高檢提醒稱,當前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斷升級演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廣大人民群眾要堅決做到“不輕信、不貪利、不點擊、不泄、不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