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假期回家的第四天下午,我和母親一起去散步。在臨河的一塊菜地,我們遇到了楊佝僂著背,在種蘿卜菜秧。母親告訴我,楊今年已經81歲了,是村里最年長的人。楊的老伴已經去世多年,的兩個兒子都在省城武漢發展,所以獨自居住。我看到種植了白蘿卜、胡蘿卜、紅菜苔和卷心菜,就問為什麼要種這麼多。回答說:“四個月后,孩子們都回家了,一起有9張。”我突然意識到,四個月后就是春節。還補充說:“不僅他們過年回來吃,我還得備一些給他們走的時候帶走。”我看到早些時候種下的蘿卜長勢不好,就問原因。告訴我兩個原因。第一,很多農民都去城里打工了,很多田地荒蕪了,野生如野豬和獾子比以前多了很多,它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地在夜里吃農作,現在甚至可以在白天肆無忌憚地侵菜地和谷地。白天,老人還能用一子趕走它們,但到了晚上,就無能為力了。第二,由于長期使用農藥和化,土壤的結構發生了變異,土壤變得板結嚴重,力大幅下降,導致包括蔬菜在的各種農作的產量銳減。

我和母親繼續散步,眼前是一片稻田。母親問我是否知道哪塊是我們家的,我猜了兩次都猜錯了。我到非常慚愧,連自家的田地都不知道在哪里。自從2008年工作以來,每次回家,父母都不怎麼下地干農活,專門陪著我。所以我很有機會下地干活,時間久了,我也就忘了家里田地的準確位置。看到稻谷已經,我提議第二天收割,我也會幫忙割。但母親對我的割稻技藝不太放心,說等我回廣州了再收割,因為我很久不下地干活了,萬一割到手就不好了。我無言以對,事實上,盡管我經常回家,但很下地干活,我已經不再是家里重要的勞力了。

我在廣州某高校任職,每年有相當長的暑假和寒假。因此,我回家的天數遠多于村里的其他年輕人。比如我的弟弟,他17歲高二輟學后就開始了打工生涯,一年到頭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除了春節回家半個月左右。我弟今年44歲,已經打工了27年。如今,他已經在武漢購房,弟媳和兩個侄子也都在武漢常住,大侄子在上大學,弟媳照顧小侄子上小學。現在,我在廣州有一個四口之家,我弟在武漢也有一個四口之家。我們都主或被地卷了城鎮化的浪,很難再回到家鄉發展或定居了。事實上,我們也回不去了,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農業人口”,我們一直從事“非農產業”,與我弟的戶籍至今在老家無關。無論我們是否到地道的廣州或武漢市民的各種福利或待遇,我們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新)廣州人或(新)武漢人,廣州或武漢是我們的常住地,是我們和孩子們的生活和棲息之地。

我和我弟是70后,村里比我們年輕的80后和90后現在都在哪里呢?他們是否有計劃回村或跡象?我覺微乎其微。他們在城里待了很多年,飲食、文化、習慣等方面已經高度城市化,80后和90后經歷了城市化的洗禮,商場、KTV、影院,快餐、游戲廳,這些東西已經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連1962年出生的夏叔也說:“我雖然在老家種了20多年的地,但現在我已經不習慣回家了,因為老家的生活太不方便了,城市太方便了。”在東北打工的文哥也曾提到:“家里的冬天太冷了,我很不適應,我在哈爾濱待了32年,那里雖然室外溫度低,但室都有暖氣,很舒服。”顯然,那些仍然在老家務農的人已經越來越,只有像楊這樣的40后和像我父母一樣的50后。60后又在做什麼呢?我所在的村莊有8位60后,其中4位隨著子進城務工,要麼照顧孫子上學,要麼幫助做建筑工的兒子,還有兩位開了裝修公司,分別在武漢和西寧做老板,最后兩位在教育行業,一位在武漢某大學做老師,另一位在家鄉的村小學做校長。很明顯,這8位60后基本上已經離了農村和農業,他們也都是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家的人。那麼60后、70后、80后、90后現在都在城里打拼,他們是否有回村的計劃或跡象呢?我覺微乎其微。他們在城里待了這麼多年,飲食、文化、習慣等方面已經高度城市化,80后和90后經歷了城市化的洗禮,商場、KTV、影院,快餐、游戲廳,這些東西已經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已經離不開這些東西了。

顯然,現在只有像楊這樣的40后和像我父母一樣的50后仍然堅守在農村。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最后一代務農人”。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但他們對農業技、鄉村記憶和農業文明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悉。他們悉農業的各種技藝,了解農業的各個環節,知道何時春耕、何時育苗、何時播種、何時施、何時除草、何時收割,以及如何儲存農作。他們知道如何利用灶膛或柴火堆里的灰燼作為料,知道如何利用糞便作為農作的養料。他們會利用一些邊角地種植蔬菜,或開墾山間的荒地種植作。他們發明了許多在農村生活中使用的工,比如竹床、烘籠和夜壺。他們中的很多人是農村的匠人,如鐵匠、漆匠、木匠、裁、接生婆、赤腳醫生、算命先生和巫醫。他們知道如何保護村莊的古木和老祠堂。他們還知道如何利用草藥來治療一些常見病痛。他們的技藝和知識富多樣。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文化程度很低,但他們對農業技、鄉村記憶和農業文明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稔。他們對循環經濟、生態農業、集約與節約用地、非質文化產等概念可能不太悉,但他們一輩子都在踐行這些理念。

這些“最后一代務農人”對農業技的傳承、農業文明的延續、家庭的和諧以及國家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正是通過他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農業文明得以發揚和傳承;正是通過他們的堅守,他們的子和晚輩可以安心地進城打拼,創造屬于新一代人的新生活;正是他們和他們的子的努力和奉獻,才創造了中國低本的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奇跡。

這些“最后一代務農人”普遍有勤儉節約的品格。他們吃東西盡量不浪費,做多吃多,剩下的給家畜吃。他們對子的各種快遞表示欣,但也有時會抱怨子花錢太多。這種勤儉節約的品格在他們艱苦的歲月中形,沒有節約和節儉就無法實現質的積累和資本的積累。他們的價值觀非常忘我,他們的一生都在為別人和家人貢獻和奉獻。他們經歷了許多困難,一輩子都在土地上勞作,沒有離開過家鄉,為家人和孩子付出了很多。他們節養孩子人,供孩子讀書。有些人甚至在耄耋之年依然選擇進城幫助孩子做飯、接送孫子上學,直到孫輩長大,他們才能回家。回到家鄉后,他們發現自己已經患上了一些疾病,有些人選擇不告訴子,怕用子的錢,有些人甚至不去醫院做檢,擔心一旦發現問題會給子添麻煩。

這些“最后一代務農人”是真正的“末代”,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新一代人正在接管。他們的貢獻和無奈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可以到凄涼,但也要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