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都的曾士在社上發帖,曝了一家公司虛假招聘信息的行為,引發廣泛關注。原本吸引曾士的待遇,經過三面試后卻發現與實際工資相差甚遠,讓到非常氣憤。曾士表示這不僅浪費了的時間和力,還對求職者的不尊重。

據曾在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后覺得待遇還不錯,于是前往面試。然而,在詢問面試關于工資的問題時,得知底薪僅為3000元到4000元,實習期為2400元,職后扣除社保后,實際工資僅為1900元。與招聘信息上所寫的每月4000元到5000元的待遇相差甚遠。

對于公司的這種行為,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滿。有網友指出,這種行為嚴重浪費了求職者的時間和力,是對求職者不尊重的表現。還有網友表示,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招聘信息和實際待遇相差甚遠。分析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一些用人單位為了制造公司實力強大的假象,吸引更多求職者應聘,故意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此外,一些公司的招聘工作人員也可能存在為了完自己的KPI考核,浪費求職者的時間來完任務的況。

為了解決這種現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和廣告的行為可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求職者造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曾士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該公司。

與此同時,建立簡單、高效的流方式才能建立用人單位和勞者之間的互相信任關系。就業本來就是雙向選擇的過程,用人單位應該真誠對待勞者,多一份尊重,不要違法違規,玩文字游戲。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