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綢路街道建國社區工作人員為特殊困難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安裝了智能裝置,包括智能網關、智能視頻和雙向通話裝置。這些高科技裝置能夠實時監測異常況,提供及時查看和預警功能。此舉是周村區民政局積極推智慧化養老服務的一個生例子。自2023年以來,周村區通過實施“三個五”工作模式,進一步普惠、均衡、充分和優質地提供養老服務,打造了“孝善周村”服務品牌,并在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取得了提質升級的果。

周村區采取了“5類設施”來筑牢養老服務的陣地。首先建設了民生服務綜合周村區“百姓家園”,為老年居民提供“可學習、可飲食、可休息、可就醫、可解難”等直接或間接的服務幫助。其次,著手實施養老機構培優擴容工程,高標準建設區特困供養中心,并積極推進市場主興建新的養老機構。另外,還提質改造了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完善了短托日托以及助餐、助醫、助潔、助浴等功能。此外,通過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的建設和規范運營,實現了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全覆蓋,并積極委托專業第三方托管運營。最后,規范了長者食堂的運營,有效解決了老年人“做飯愁、吃飯難”的問題,并新建了17家長者食堂。

為推進養老服務的創新規范發展,周村區采取了“5項措施”。首先推全域醫養融合發展,投資建設淄博市中醫醫院中醫康養中心,將中醫醫院在治未病和慢病康復等方面的優勢融合起來,實施“個化”的康養融合、運復健和治病養生。其次,探索推進“慈善+養老”等模式,解決幸福院建設和適老化改造中的資金困難,通過發心企業的定向捐助,捐助資金在2023年已達到50余萬元。此外,還打造了“養老管家”新模式,利用社區機關干部的下班時間、周末和節假日,對困難、孤寡等老年人進行常態化戶排查,為需要照護的老年人提供準的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推行互助養老積分存儲,將養老服務準輸送到老人邊。此外,還深化了志愿服務,組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老志愿服務隊,為獨居、空巢及困難的老人提供送餐、家庭保潔、親傾聽等服務。

周村區通過“5個到家”的方式打通了養老服務的“最后一米”。首先,將適老化改造服務提供到家,采取“一戶一策”的方式,量打造適老化改造方案,為老年人創造安全舒適的居家養老環境。其次,通過搭建“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實現智慧化服務到家,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實現居家信息全程跟蹤和智慧控制。另外,培育本土居家養老組織和引區外專業居家養老組織,為300余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同時,發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作用,指導家庭醫生參與居家養老服務,最大限度解決老年人關注的健康問題。最后,實行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探訪關,區分不同需求,開展多樣化、有針對的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關系到千家萬戶,關乎民生福祉。周村區民政局局長胡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繼續引區外優質養老資源,并嚴格落實養老服務品質提升三年攻堅行任務,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實現養老服務設施的可達和便捷,使老人們能夠從‘養老’過渡到‘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