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格言是“活到老,學到老”,而如今的格言則是“活到老,干到老”。對于普通人來說,生活的意義往往只是為了基本的“生存”所需。今天我們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發愁,明天又為同樣的事而擔憂。年輕時,我們從未想過世界如此艱難,一直以為只要年輕時努力、吃苦,到了中年或晚年就能得到甜的回報。然而,當我們到了中年或晚年,卻突然發現,年輕時的吃苦只是開始,苦難并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普通人的人生難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除非我們有一定的家底和積蓄,否則我們仍然需要辛勤工作,憂心忡忡。退休后,那些依然繼續工作的中老年人,也面臨著一些難以啟齒的困境。

首先,子會掏空他們的養老本,父母不得不繼續工作。民間有句老話:“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無論子多大年紀,父母都會為他們的生活而擔憂。為了讓子生活安穩,父母寧愿自己吃苦,也要讓他們過得輕松一些。比如,子需要買房結婚,父母會拿出全部的存款來幫助他們家立業。失去了養老本的老人,注定要面臨“無錢養老”的困境。在這種況下,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工作直到老去。他們知道,子結婚生子后,養家糊口已經非常吃力,哪里還有力和財力來養老呢?既然無法依靠子,他們只能依靠自己。中國式的父母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愿意為了子付出一切,承擔自己的苦難。每一代的父母都是如此,所以每一代的普通人都需要經歷苦難。

其次,子了啃老的習慣,父母只能繼續工作賺錢。現在的孩子在二三十歲時就攙扶著五六十歲的父母趕地鐵外出打工賺錢。大學畢業后失業的年輕人只能宅在家里備考、刷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工作。在這段時間里,子會依賴他們的父母。啃老這件事可以分為零次和無數次。一旦孩子啃老,覺得這樣的生活特別舒適,他們就容易失去斗的力,一直依賴父母。以往的父母聽到孩子啃老就會生氣,認為孩子沒有能力。而現在的父母聽到孩子啃老則會慨生活不易,覺得孩子能夠啃老已經不錯了。一個只依靠“啃老”的家庭終究不會長久。想象一下,隨著父母年紀的增長,他們無法再工作賺錢,那麼子們就只能吃空氣了。然而,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讓孩子不啃老,因為沒有一個父母希自己的孩子苦。孩子啃老,不苦的話,那苦的只能是年紀較大的父母。

第三,沒有養老存款,退休后不得不繼續工作。有一個問題在某乎上非常火,就是為什麼存錢是人生最明智的選擇。有人回答得非常好,大致意思是有了存款,你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沒有存款的話,你只能為生活的奴隸。如果你在五十多歲時就提前退休,但存款不足,即使退休了,你還需要繼續工作。而如果存款充足,足夠用到老,那你就能夠四生活,過上滋潤的日子。存款雖然會貶值,但它永遠給普通人帶來安全。試想一下,沒有存款,誰能給你安全呢?孩子給不了,他們不啃老就已經不錯了。其他人也給不了,因為別人家也有老人要養老。人到中晚年,不能缺乏老伴、老底和老窩這三樣東西。有老伴陪伴,有一定的資產和存款,并擁有可以養老的房子,這才是真正的晚年無憂,人生值得。

最后,全家負債累累,不能輕易停下來。無數人一生之中既需要為老板工作,也需要為銀行工作。無論退休與否,這就是他們的命運。工薪階層被迫一輩子工作,是因為他們背負了一定的債務,不得不繼續努力工作以償還債務。對于這種負債累累的況,只能說是自作自。有些事你很無奈,無法避免。有些債務是人們自己主欠下的,只能認栽。比如,子買房結婚,負債累累,父母就需要幫助他們償還這些債務。兩代人都承著苦難,卻不知道為了什麼。退休后繼續工作的中老年人既有無奈的一面,也有被人剝削一輩子的一面。對于普通人來說,時代的沙塵暴落在他們上就像一座座大山。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座山,更是席卷人生的沙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