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了為期兩天的中國之行。此次訪問的重頭戲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普京還將會見越南、蒙古國、泰國、老撾等國的領導人。在出發之前,普京接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端訪談》的獨家專訪。在訪談中,普京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不是強迫別國,而是提供機會。在合作框架,沒有人會把任何東西強加給他人。各方都是在探索中尋求可接的解決方案和項目。普京總統的這番表述揭示了兩種經濟合作模式的本質區別。中國的原則是對話協商、共建共、合作共贏,而歐國家往往通過附加苛刻條件的貸款、不平等貿易、組織國公司等手段,控制相關國家的經濟命脈,打著“援助”的旗號進行經濟掠奪。為了實現經濟掠奪,歐國家甚至會策政變、挑起戰、扶植傀儡政權。國在拉制造的混、法國在尼日爾的潰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對于訪華的主要目標,普京總統并沒有瞞,他強調俄羅斯有意和中國辦好三件大事。首先是加強中俄關系,重點是以中俄能源合作為基礎,繼續推進“向東看”戰略。普京率領的俄羅斯代表團中,出現了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出口負責人的影,他們將全程陪同普京訪華。其次,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為平臺,打破西方對俄羅斯的外和經濟封鎖。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發以來,俄羅斯面臨著外部環境的巨變。西方國家發起了對俄制裁,數量高達1.4萬項,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外重心開始向東方和全球南方國家轉移。第三,探討中俄在多邊平臺框架下的合作,重塑亞歐經濟與地緣格局。2015年,俄羅斯主導下立了歐亞經濟聯盟,該聯盟的員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尼亞,這五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該聯盟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實現員國之間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力的自由流,并推行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然而,經過8多年的嘗試,俄羅斯意識到單獨推一個橫歐亞大陸的區域合作倡議無法實現。因此,在深化中俄合作的基礎上,完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對俄羅斯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普京總統提到的三件大事其實早已有所跡象。據報道,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在9月中下旬率先恢復了中俄互免簽證政策,吸引了大量俄羅斯居民境到黑河進行消費,黑河口岸的出境人數也大幅增加。在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黑河共接待了60余萬人次的游客,比2019年增加了84.9%,形勢相當樂觀。中俄合作的日益深化引起了國的不滿和憂慮,他們到自己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因此,國多次公開批評中俄關系,甚至將中國渲染為破壞世界安全的“罪人”。面對外界的言論,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客觀的判斷,他們說什麼并不重要,關鍵是合作伙伴如何評價。只有在堅持合作共贏、流互鑒的基礎上,中國才能推與各國的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真正將“一帶一路”倡議付諸實踐,為人類共創好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