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遇到的一些孩子,看起來老而穩重,圓而世故。與我們年輕時的年輕狂形了鮮明的對比,他們似乎缺乏我們曾經擁有的青春張力,卻又充滿著一種的氣質。如今的我們總覺得哪里不舒服,卻又無力改變。有人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走出了紀元,卻又沒有在紀元中到太大的沖擊。那個時代充滿了百廢待興的生機,我們趕上了改革澎湃的浪,政治與資本在博弈中打開了許多我們幾代人都看不到的瞬間。我們經歷了彩而驚心魄的時刻,也到了心澎湃的失和沮喪,但也讓我們隨時充滿了希和萬復蘇的力量。社會上流傳著各種奇跡和傳奇,各種新思想和新點子層出不窮,各種音樂文化如雨后春筍富我們的生活。然而,一個偉大的時代轉瞬即逝,還未來得及仔細欣賞,我們已經老去。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變得如此的沉悶?他們似乎失去了一活力,青春應有的張狂似乎也消失了。有人說是教育的問題,如今的教育像工廠的流水線,造出一批又一批一模一樣的聽話又懂事的孩子。在卷嚴重的學校,孩子們早上6點不到就上學去了,晚上10點才下課。在這樣高強度的填鴨式教育下,許多孩子都抑郁了,每年都會有孩子自殺,跳樓與投河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人們已經麻木。家庭的人間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失獨母親的痛苦有人記得嗎?白發蒼蒼的眼淚震撼過心靈嗎?有人說是社會力,高房價高債務把年輕人得沒有了快樂。市、樓市一波波收割讓人們看不見明天。有人說是社會規則,善良人就善良,邪惡人就邪惡。在這強烈競爭的社會中,行業壟斷又扭曲,百姓只能如乞食般艱難度日,造就了沉默的一代年輕人為了理所當然的事。在信譽極度崩塌的時代,劣幣淘汰良幣為常態,我們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時代怎麼了?希在哪里?與孩子們的老持重相比,我們顯得口無遮攔稚而稽。有人說我們不愿越代,不是沒有力量和能力而是沒有愿力,對于這些更年輕和更的孩子們,我們不想和他們一樣,而愿意保持著我的愚蠢和稚,承認我的無能和無知,就這樣一直走下去,直到死亡降臨或選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