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初五,對于打工人來說,是一年中最艱難的時刻之一。胖蛋是一個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奔波在外打工的孩,此刻被春運的困擾所困擾,焦慮不已。原本計劃在大年初七返程,留出一天在北京休整,然后繼續新一年的打工之旅。然而,春運搶票似乎了一場困難重重的挑戰。截至2月14日,胖蛋不得不候補4條路線,共計15個車次,分別是縣城火車站到北京、縣城火車站到天津、隔壁縣城火車站到北京和隔壁縣城火車站到天津。距離出發日期只剩兩天,胖蛋對12306候補訂單仍然抱有希。在春節前,曾在出發前一天才候補到了從天津回老家的車票,再匆忙訂好一大早從北京前往天津的高鐵票。計劃著從家鄉到隔壁縣城,再到天津,最后才能抵達北京的返京之路。春運,這個詞匯在1956年首次出現,當時鐵路春運發送旅客2300萬人次,以軍人、學生和機關干部為主。然而,真正為社會現象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后。1980年,《人民日報》等報道了春運現況,人們開始關注春運,這也使得胖蛋等打工人更加焦慮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