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國對中包圍網也有風險 日本應扮演什麼樣的角》的文章,表達了日本重新審視與中國關系的觀點。隨著國對中國的政策日漸強,日本作為國的盟友開始重新思考與中國的合作,擔心一味追隨國會增加自風險,因此主張日本應該保持獨立思考,并在國政策不符合自利益時提出申訴。

這篇文章指出,日本不止一次提及這種觀點,強調日同盟的重要,但同時也警告日本不要過于依賴國,以免損失自利益。然而,這種觀點在日本國對政府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文章分析稱,這種觀點主要從日本自利益的角度出發,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然而,隨著國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強,日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圖開始破滅。

文章指出,去年12月,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與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的電話會談中明確要求日本在阻撓中國開發高端半導方面做出努力。在此之前,方多次要求日方配合其在該問題上的立場。面對這種以犧牲自利益來配合國的做法,日本最終選擇接并配合。今年7月,日本正式實施了尖端半導出口管制,其中包括至23個尖端半導制造設備品類被列出口管理限制名單。除了國等42個國家外,其他國家如果需要進口相關設備,都需要向日本申請,其中包括中國。日本在許多類似況下都選擇了犧牲自利益以換取與國盟友關系的例子并不見。

對于這種行為是否值得,日本人也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文章認為,明知自利益會損,卻仍然選擇這種做法,在經濟層面看來并不明智。在日本背后的考量更多是政治和安全層面的因素。雖然二戰期間日本犯下了嚴重的戰爭罪行,但由于戰后國的庇護,日本得以快速崛起,并開始將自己定義為地區和全球大國,試圖增加自在全球事務中的話語權。要實現這種設想,僅僅依靠經濟發達是不夠的。日本開始與國全面合作,借助國的力量提升自的影響力,實現所謂的"大國夢"。日本認識到要實現這一目標,與中國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從安全的角度來看,中日之間可以說是對抗關系。與德國相比,日本在二戰結束后幾乎沒有真正正視自己在戰爭期間所犯下的罪行,這導致中日之間的歷史傷疤遲遲無法修復。同時,日本也擔心中國可能會對其采取"報復"措施,因此在安全層面必須保持警惕。考慮到雙方實力的差距,日本對中國的警惕在實際上并不有太大意義。一方面,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全面制日本;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島國,日本沒有所謂的戰略縱深可言,一旦中日發生軍事對抗,日本無法單憑自己的力量對抗中國,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為了確保國家安全,日本需要尋找一個與中國對抗并有能力與之抗衡的國家。顯然,國是日本的首選,這也是日本所謂的安全保障。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依賴國的同時,日本也意識到這種合作會犧牲經濟利益,甚至為遏制中國的工。在短期,日本不會放棄國,轉向中國。對于所謂的風險,日本人心知肚明。日本正在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盡管日本意識到過度依賴國可能會增加自風險,但在政治和安全層面,日本依然需要國的支持。因此,日本在短期不太可能改變與國的合作方向。

總結來說,日本在與中國和國的關系中需要平衡利益和安全。雖然過度依賴國可能會增加風險,但在目前的政治和安全層面,日本仍然需要國的支持。然而,日本也應該保持獨立思考,并在國政策不符合自利益時提出申訴。對于日本來說,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