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期間,我所在的這個四線小城市發生了兩起學生跳樓非正常死亡的事件,由于適逢8天長假,加上是在自己家里出的事,所以當時并沒有在社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但面對兩個鮮活生命的消失,我們依然不要問:誰該為這些家庭悲劇承擔責任?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教育上投了大量力和資金,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開展了各種形式的課后托管服務,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和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盡管條件改善了,但學生出現極端事件的現象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背后的本原因是我們對教育的本質理解出現了偏差:真正的教育不僅僅是投、設施和資源,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天的呵護,個人信心的點燃和能力的喚醒。

然而,目前一些學校的做法讓人擔憂。首先,學生在校時間過長,導致他們的天抑。據教育部的規定,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得超過8小時。然而,自從實行課后托管服務以來,許多地方的孩子在學校時間超過9個小時。這種過長的時間使學生疲憊不堪。更嚴重的是,一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或出于安全考慮,只顧讓學生刷題或聽講,不愿意花時間研究孩子的個需求,培養他們的興趣好和科技創新能力,導致學生的天抑。

其次,作業和考試形式不合理,導致學生的信心到打擊。一些學校老師往往以力大為借口,重復、機械地布置作業。無論學習績優異與否,孩子們晚上都要背寫讀,但試卷只考察課本知識。這樣的做法讓孩子們辛苦努力所換來的只是打擊信心。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往往強調好績的重要,限制孩子發展興趣好和個。這種單一的注重分數,對孩子的發展有限制和傷害。

為了改進教育環境,促進教育公平,國家教育部多年來一直在進行教育改革。然而,許多變革只是表面上的,還沒有及教育的本質。關鍵在于改變中考和高考的評價方式,從單純關注分數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長。在這方面,我們已經遠遠落后于世界許多教育水平發達的國家。

許多國家的高中教育改革都注重科學設置課程,關注學生特長和實踐能力。他們通過融通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提供雙重準備服務。同時,這些國家也注重改革中高考的評價方式。例如,國的許多大學已經放棄了SAT/ACT績錄取新生,轉而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新加坡取消了初中分科,鼓勵學生自主選課。這些例子表明,改變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盡管每個國家的教育實際況不同,很難簡單地說哪種方式更好。但我們必須承認,教育不應該將每個孩子看得太過模式化。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分數,而是要關注每個孩子的全面長。如果經歷了各種困難,但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那才是真正的功和幸福。我們不能忽視孩子們的興趣和天賦,而是應該努力保護和培養他們。他們的天賦和能力是最強大、最無私的貴人,將為他們實現人生目標的底氣。

最后,我們應該意識到一個學生非正常離世對家庭來說是無法承的痛苦。無論多忙碌,我們都應該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并全力支持他們。教育需要關注每個孩子的個,而不是簡單地追求分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改革,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積極健康的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