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沸了神州大地,在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里,華夏兒積極進,萬眾一心,祖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經過了全國各族同胞數十年的共同努力,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就。從當初飽列強的侵略欺辱,到趕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后逐漸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國家從貧窮落后的狀態到綜合實力居于世界前列,這一切都有賴于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和艱苦斗的優良傳統。

在那個充滿激的年代里,無論是工人、商人、也無論是農民還是學生,都充滿理想追求,都崇尚勤勞努力,積極進的神。然而,如今世界變化太大了,國人的思想觀念也悄悄地發生著改變;很多人不僅自己喪失了理想追求,不再崇尚艱苦斗、積極努力、勤拼搏的神,而且還對那些有理想追求、積極努力的人抱以嘲諷、質疑、甚至是網暴的態度。

例如,安徽合廬江中學的一位學生,他因為不滿某教授宣揚低俗功利的思想,毅然決然地走上去把教授的話筒奪過來,對他進行駁斥,還高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的口號。此舉獲得了現場師生的一片喝彩,也獲得了社會的廣泛支持,甚至就連共青團中央都高度認同,稱:“這一事實生說明,青年一代更加積極向上。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連。”不過,與之相反的是,也有相當一部份人對該學生的言行嗤之以鼻,他們紛紛對這位學生發表的積極言論進行嘲諷,進行質疑,甚至是進行網暴;說他沖魯莽、不尊師重道、不經社會毒打、稚可笑等等。

同樣地,在湖南桑植縣某中學,一位學生在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激澎湃的演講,引燃了全場。然而,那慷慨激昂的陣詞,以及略顯夸張的表,也引來了大量的冷嘲熱諷。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對這位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網暴。這種網暴對神與緒也造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好在這位學生是一個格開朗的人,經過及時的心理輔導,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但是,網絡上針對的網暴卻依然在持續。為此,某平臺不得不對很多發表負面評論的用戶賬號進行了理;甚至,就連公安部門也介了此事的調查。

這樣的現象不讓人發問:“這個社會真的病了嗎?”一個文明的社會要允許存在不同的聲音,需要容得下不同意識形態的人,只要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無論是積極努力的人也好,徹底躺平的人也罷,都應該得到理解尊重;同樣地,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也應該要讓那些懷夢想,充滿智慧又積極努力的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愿;他們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與鼓勵,而不是嘲諷、打擊。雖然說,極數人抱有躺平的態度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個社會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持有躺平的態度,還要對那些積極努力的人進行嘲諷、打擊;那麼這個社會或許真的“病”了,這種現象應當引起警惕,背后的原因也應當引起全社會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