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培訓機構騙局

一些創業培訓機構利用勞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長的迫切心理,以“免學費”“高收益”“培訓周期短”為餌,導他們參加培訓、騙取費用。專業人士建議,實網絡信息平臺責任,并加強監管。

李越,33歲,決定在2023年7月創業,因為他發覺燒烤攤賺錢。他在網上聯系到一家餐飲培訓機構,對方聲稱培訓免費,只收取料費。李越便報了名。可在培訓過程中,他先后被要求購買燒烤車等料和教材,花費1.6萬元。兩個月后,李越正式出攤,卻發現每天營業額不到500元,無法收回本金。

李越的遭遇并非個例。一些培訓機構以“免學費”“高收益”“培訓周期短”為餌,實則暗藏騙局。聲稱不收學費,實則收取高價料費,為常見手法。被公司裁員后,李越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但很快發現自己被套路了。

創業培訓象叢生,不退款和虛假宣傳為學員投訴最多的兩種況。一些培訓機構收取高額學費,不按承諾退費;有的依托授課發展二級代理,學員招不到新客戶,機構便不予返錢;還有的機構將員工包裝專家講師,從網上下載拼湊視頻當課程售賣。

針對創業培訓象,專家表示,問題的源在于不良機構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的監管,抓住勞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長的迫切心理,通過虛假宣傳和培訓進行牟利。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違法本,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同時,建議開展專業且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做好就業指導、崗位推薦、公益培訓,幫助勞者結合自興趣、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增強職場競爭力。

總的來說,創業者需要多加警惕,不能被所謂的高收蒙蔽。需要知道的是,收是與自己的能力正比的。同時,網絡信息平臺也需要實責任,加強監管,以保護勞者免不法機構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