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陪酒”:年輕人為什麼反酒桌文化

長大后,想要好好吃飯,那比登天還難。1月17日,網傳00后用一段長文,在線撕自己的東家,其中提到了“陪酒”,讓評論區自扛起了“整治職場”的旗號。相信不80,90后,也是嘗盡“職場文化”的潛規則,對于“陪酒”也是敢怒不敢言。可看見00后,05后對于“陪酒”的拔刀杠,也會出現“現在年輕,還能狂,等以后結婚了,就知道多麼無力了”等言論。貌似“陪酒”為了職場中,人人都得學會戴的“面”。直到00后,05后試圖努力攻破“陪酒”的不合理存在,大眾的呼聲也隨之有了不知從哪來的底氣,對于大眾來說,抵制“陪酒”是一種很早就想做的事兒,就算是有著一家老小,但結果卻是利,遠遠大于弊。雖然抵制聲一直存在于互聯網的記憶中,但是落地也總是難題,畢竟抵制也僅僅是抵制,誰也無法保證,一旦自己撞到了“槍口”,其他人會如何站隊?一直以來,我也堅信:哪里有迫,哪里就有反抗。2021年中國新聞周刊以“年輕人有多反酒局文化”為主題,發起了一次調查問卷。一天結束后,調查問卷的數據,讓人咋舌。共有62.7萬人投票。其中53.1萬人認為極度反完全不能接;8.7萬認為現實難以拒絕,不由己。在評論區中的一些中年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聲稱反酒桌文化的絕不僅僅是年輕人。不難看出酒桌文化的“陪酒”,似乎有點了慢癥狀的意思,不是病,治也不易。從評論區我們又會發現,大眾口吻幾乎一致,但有了一份寄托的味道。其實,這里面出一被捆綁住的心酸,這樣的心酸讓我不免想起《抗援朝》彭老總的一句:你我生在這個時代,犧牲,是我們一定要付出的代價。你不付,兒子付,孫子付。我們這輩人,一、兩腳泥,還是我們來付吧。有時候,我們做事兒是需要一個,讓我們不計后果的理由的,而寄托本就帶有顧慮的分在里面,那麼這個理由的本,也就只有00后他們能扛這個大旗。可總會有一些人覺得,話說的很漂亮,但從沒見過現實中誰敢那麼做。其實阿里曾經就有過類似的案例,不過結果卻不盡人意,幾份公告敷衍了事。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在局中人們,對抵制“陪酒”的酒桌文化的抵制行為,產生濃烈的質疑。所以有時候,口誅筆伐,可能是我們僅剩下能夠找到機會,抵制“陪酒”的酒桌文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