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篇上海大的抗疫日記因為誤用了“沆瀣一氣”這個語,讓許多網友在因疫而顯得略為抑的氣氛中到歡快。其實,誤用語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上海大的相關同學卻遲遲不愿承認錯誤,以及一些自作卻令人到困。一些自匆匆發文表示上海大使用“沆瀣一氣”并沒有問題,甚至引用經典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卻因為引錯語的來源而暴了自己的疏忽。如果稍微認真一點,手查一查詞典,是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的。為何人們不愿意承認錯誤,并急于為自己的錯誤辯解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上海大的同學如果能迅速主地承認錯誤當然最好,如果他默不作聲,網友們也會很快忘了這件事。至于急于辯白并非誤用語的那個自人,大概率的是想蹭下網絡熱點,博取關注,但重要的是要有可信的、確鑿的依據。錯誤之所以難以被人所承認,通常是因為承認錯誤可能會有損犯錯的人的面,或是有可能會招致問責。但只要承認錯誤,并勇于去改正,還有可能會收獲他人對自己這種勇于認錯、知錯能改的高尚品格的尊重。

如果因為臉面問題而不愿意承認錯誤,那就不值得。錯誤有可能一時被掩蓋,卻不能永遠被掩蓋;小錯尚能彌補,但一錯再錯,則終將引致無可挽回的大錯、特錯。與其因為犯錯不敢承認,并看著勢態逐漸惡化而擔驚怕;或者,就算一時掩蓋了錯誤,但一輩子都要因為良心遭譴責而飽折磨,還不如早些主承認錯誤,然后努力去改正它。這正是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當然,我們也該培養容錯的環境氛圍,并建立容錯、糾錯的相關配套機制,允許人犯錯,鼓勵人認錯,幫助人改錯。錯誤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對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