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冷落行為是指在面對面的人際互中,一方沉浸在自己的手機上而忽略正在進行的互據報告顯示,國網民的人均每周網絡使用時長達26.9個小時,而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9.6%。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的流變得更加便利,娛樂活也更加富。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于手機的世界,包括青年群。手機的過度依賴對個產生了廣泛的負面影響,影響了個的學習適應、環境適應和心理適應,并帶來了嫉妒等負面緒,進一步導致個更多的抑郁緒。在人際流中,雙方習慣地查看和回復信息,容易因為關注手機而忽略與另一方的流,導致雙方的關系滿意度下降,對人際關系和通質量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過去的研究發現,手機冷落行為會影響人際關系質量,但對其部機制的研究較,并且沒有涉及到本質。人際認知是決定人際關系質量的關鍵指標,尤其是面對面的人際互質量。共準確是人際認知的重要方面,它影響著親社會行為和關系滿意度等。共準確對各種人際往互都有影響,而人際互境會極大地影響共準確。在人際境中,一方使用手機會使不使用手機的一方需要進行緒抑制和行為抑制,從而導致后者的自我消耗,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整合境信息。因此,有必要探討手機冷落行為對被冷落者共準確的影響。

研究認為,手機冷落行為對共準確的影響可能存在中介機制。基于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研究引自我損耗作為手機冷落行為對共準確影響的中介變量,以期富手機冷落行為的相關研究并提供新的理論視角來審視共準確

自我損耗是指個在進行各種活時消耗自我控制資源的過程,當自我控制資源不足時,個會出現執行功能損的狀態。過去的研究將自我損耗分為態的過程和狀態化的狀態兩類。研究對自我損耗的測量主要分為實驗測量和問卷測量兩種方法。研究發現,手機冷落行為會引發個的自我損耗,并降低個的共準確

通過實驗研究,我們發現手機冷落行為會對個的共準確產生負面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可能是通過自我損耗機制產生的。而言,手機冷落行為會消耗個的自我控制資源,進而降低其共準確。此外,別也起到了調節作用,到手機冷落行為的影響更大。這可能是因為更偏向于共化傾向,更依賴于部心理資源,而手機冷落行為會導致自我損耗,進而影響的共準確

然而,目前的研究還有一些不足之。首先,研究僅關注了手機冷落行為在人際流場景中的影響,未來的研究應該探討在不同場景下理不同關系的個的共準確是否會到影響。其次,研究的樣本主要是年輕人,不同年齡階段的個在共準確上可能存在差異。最后,研究沒有探討手機冷落行為與共準確的關系強度,即在人際流中僅僅出現手機是否也會對共準確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手機冷落行為對個的共準確產生了負面影響,并且通過自我損耗機制進行中介。更容易到手機冷落行為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更依賴于部心理資源。未來的研究應該進一步探討手機冷落行為在不同場景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影響,并深研究手機的存在對共準確的影響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