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我國4月青年失業率高達20.4%,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將達到1158萬人,就業形勢相當嚴峻。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學歷貶值的問題日益突出,而且貶值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研究生數量的快速增加,導致在某些地區出現了研究生比本科生數量更多的現象。

據預測,到2023年,北京地區的高校畢業生中,研究生畢業人數將首次超過本科生畢業人數,這在全國范圍也是首次出現。到2023年,中國科大研究生畢業人數將是本科畢業生人數的3.8倍,北京大學將達到2.7倍。這一比值在其他高校中,如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和浙江大學等,也都超過了2倍。

學歷貶值的問題已經導致大學生人數過多,而社會無法容納這麼多的碩士、博士和本科生,因此就業難為必然現象。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的公司是證券公司,他們招聘投資顧問時,要求學歷至是研究生。學歷貶值已經為大勢所趨,但不能錯誤地認為“知識改變命運”是一種謬論。相反,隨著社會發展,讀書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你需要時刻保持閱讀書籍,提高認知能力,擴大自己的視野和格局,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稀缺,從而更有價值。

學歷的價值與否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價值。在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你今天所掌握的技能,明天可能就用不上了。隨著自化的迅速發展,你的工作也有可能被機所替代。雖然中國在2022年首次超過德國,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并沒有太多的關聯,因為許多與汽車相關的行業已經被自化所取代,無法分汽車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中國正在逐漸由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如果想要過得比別人好,就必須持續地付出和學習,因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不是你擁有多強大的背景,而是你是否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曾經的鐵飯碗已不復存在,混日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一切皆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