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份證號碼是否會用完?

我國的份證號碼是否會用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討論的話題。曾經,15位的份證號碼已經不夠使用,因此升級到了18位。但是,現在看來,我們的份證號碼是足夠使用的。為什麼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份證號碼由三部分組。前面的六位數代表地區,中間的八位數代表出生日期,而后面的四位數則是分配給個人的。我們先來看前面的六位數。這六位數是足夠使用的,盡管份證號碼的首位不能是0,但是代表份的編號有90個名額,后面代表城市和區縣的編號也分別有99個。如果要用完份證號碼,除非我國有超過90個省份或者某個省份下轄的市或者縣超過99個,但是我國一共只有34個省級行政區,所以不存在不夠使用的況。即使是擁有地級市最多的廣東省也只有21個地級市,所以地區碼絕對夠用。接下來是中間的八位生日號碼,據出生日期來分配,即使重合也沒有關系。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在同一天在同一個地方出生呢?那豈不是前面的13位數都一樣了?所以關鍵在于后面的四位數。這四位數,更準確地說,是三位編號加上一位驗證碼。前三個數字編號中,前兩位代表當地的派出所代碼,第三位代表別,一般奇數為男,偶數為。所以這三位數相當于男嬰500個,嬰500個。除非每天每個縣都有500個男嬰或者嬰出生,否則份證號碼就不夠了。但是就拿全國人口最多的區來說,北京朝區常住人口380萬,按照60年人口更新一的計算,每天出生的人也只有200個,也就是說男嬰和嬰各一百多個,本不存在份證號碼不夠用的問題。最后一位驗證碼是通過號碼編制單位按照統一的公式計算得到的,如果尾號是0-9,就不會出現X,如果尾號是10,就用X代替。那為什麼份證上的地址沒有市呢?肯定不是因為寫不下才不寫了。據我國1982年憲法的規定,大陸主要實行省縣鄉三級地方行政區劃,省縣之間只有較大的自治州可以管下縣。所以在我國,無論是縣還是縣級市,份證都是直接從省到縣。此外,自治州不設區,只有縣和縣級市,但自治州的縣市是自治州下轄,所以自治州的份證也會加上自治州的名字。總的來說,我國的行政區劃中沒有地級市這一層面。其次,我國的所有縣都不存在重名問題,因此可以直接從省到縣,確地確定戶籍所在地,非常清晰明了。但是,如果加上區的話,重名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很多人的份證號碼的格式是省-縣-鎮。但是如果你是地級市區的人,你的份證上會寫上某某省、某某市、某某街道。此外,如果你來自某個區,你的份證上也會標明你所在的市,但是不會寫上地級市。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