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其中二孩占比為45%。自2016年起,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導致出生人口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58萬,其中二孩占比為51%,這一年也是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一個完整年份,政策效應最為明顯。然而,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523萬,二孩占比為50%,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二孩占比為59.5%,這一年為二孩政策實施后第三年,二孩占比達到最高點。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二孩占比為57.1%,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062萬,二孩占比為41.4%,三孩占比為14.5%。2021年,我國出臺了三孩生育政策。然而,2022年全國出生人口為956萬,二孩占比為38.9%,三孩占比為15%,三孩政策的效果不如預期,僅比2021年提高了0.5%。據此可以預見,參照二孩政策,三年政策最佳效果期達到生育最高點的規律也不會再現。2022年,我國的自然增長率為-0.60‰,總人口數比2021年減了85萬人,人口正式進負增長時期。

Ⅱ人口對于國家的重要不容忽視。盡管有人認為我們有14億人口,即使出現“負增長”,也需要幾十上百年才能產生明顯影響,離我們還很遠。甚至有人認為現在的問題是“人太多”,是“人太多”導致社會問題,因為“蛋糕太小”。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過去的四十年改革開放中,經濟快速發展,為世界GDP第二大國,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這得益于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口意味著消費力,人口數量對市場消費規模產生直接影響,這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象征之一。所謂的“拉需”就依賴于此。同時,勞力市場供給也需要充足的勞力儲備,以推經濟增長。人口意味著紅利,人口結構的變化直接關系到全社會是“人口紅利”還是被“人口老齡化”所拖累。所謂的“人口紅利”指的是全國“勞年齡”人口多,能夠提供所需的勞力,能夠承養的負擔,老年人口比例較低,形一個勞力資源富、養負擔輕、對經濟發展有利的“黃金時期”。然而,一旦出生人口數量減,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形“人口老齡化”,勞年齡人口大幅減,這個“人口紅利”就會逐漸消失,經濟發展將變得更加困難。

據“收標準”對社會進行“階層分類”,可以將人群分為“低薪普薪階層”、“中產階層”和“英階層”。據《福布斯》雜志的定義,我國的“中產階層”是指生活在城市,年齡在25到55歲之間,有大學學歷及以上,月收在5470元到32820元之間。二十多年來,據這一定義,我國的“中產階層”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中產階層占城市人口的4%;2015年,據CHFS調查數據,我國的中產階層人數達到2.04億人,掌握的財富總量約為28.3萬億,首次超過國和日本,為世界第一。2019年,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研究顯示,中產階層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已經上升至56%。據對新生人口構數據的分析,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低薪普薪階層和英階層的生育一般不社會因素影響,比較穩定。窮人生孩子的本較低,富人生孩子則憑興趣。而中產階層社會因素影響最大,這部分人接高等教育,備獨立思維,更加理地看待問題,追求自的生存價值和生活驗,對于讓孩子實現階層越寄予了希,因此需要投更高的生育本。當社會因素對中產階層產生積極影響時,他們的生育會保持穩定;當社會因素惡化時,生育明顯下降。因此,決定生育率的關鍵在于中產階層。

Ⅳ一個值得關注的奇特現象是,2020年5月28日,在中外記者會上,我們回答提問時提到:“我們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也就1000元左右”。北師大收分配研究院的統計數據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我國有39.1%的人口月收低于1000元,換算人口數為5.47億人;月收1090元以下的總人口合計為6億人,占全國人口的42.85%。”這些數據與“中產階層占城市人口56%”的說法明顯矛盾。這足以說明一個事實,近幾年來,中產階層人數大量減。原因主要在于中產階層非常脆弱,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虛假概念。與低薪普薪階層相比,中產階層雖然收較高,但他們并不占有生產資料,仍然依靠出賣勞力為生。他們的收雖然相對較多,但階層基礎并不牢固。在過去幾十年的國家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一部分低薪普薪階層通過努力打通了上升通道。他們的資產中,超過50%是固定資產,如房產,而金融資產僅占約20%。正因為如此,有人說:“在中國,唯一能讓人迅速為中產階級的方法就是買房。”中產階層幾乎可以看作是我國經濟的“晴雨表”。然而,、經濟下行和房地產泡沫破裂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脆弱的中產階層沒有逃過中產階層發展規律的影響,即“難以延續兩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次大洗牌,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持久”。大多數中產階層在近幾年中“返貧”。

Ⅴ社會階層斷層直接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社會資源無限制地集中在英階層手中。因此,僅僅依靠促進生育的相關政策已經不可能再達到提高生育率的效果。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和技突破的過程中,社會財富分配問題需要進行深層次的系統改革。這種系統改革的關鍵在于民生基礎和經營環境。民生基礎主要涉及醫療、教育、房產等領域。降低生育和本是當前改革的核心目標。所謂的“卷”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網絡熱詞,中產階層與相關。事實上,大多數中產階層并不害怕卷,他們正是通過卷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地位。從某種角度來說,卷是一個偽命題,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都取決于卷。然而,這種卷必須是良的,惡卷是中產階層斷層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卷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公平,包括醫療公平、教育公平和房產公平。醫療公平要求每個人都能獲得應得的醫療服務,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基本醫療保障;教育公平要求平衡教育優質資源的分配,確保每個人都有接和選擇教育的自由;房產公平要求居住和購買房產與個人收相匹配,確保房產保值的底線。目前,我國正在推進房產改革,倡導“倒而不崩”、“買而不炒”的理念;在醫療領域,反腐之后,需要繼續改革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至于教育領域,由于尚未改變中高考教育選拔制,培政策的效果似乎不佳,集團化辦學盛行,優質教育資源更加不平衡,表面上教育本降低,實際上競爭更加激烈,本不減反增。經營環境需要營造,投資、生產和民商是關鍵。國家對經營環境的重視可以從“促進民營經濟的28條措施”中看出。重要的是要貫徹落實這些措施,各地應將扶持民營經濟作為首要目標,讓高質量的經濟增長為現實。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政策需要連貫,不能輕易改變,因為每一次政策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普通人。政府應該放手讓市場激發創造力和社會活力,注重政策效果。不要搞形式主義,不要破壞民生,要寬容和善待底層。減干擾,檢查,與民生息息相關。政府應當下決心對目前投機型市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使其為真正的融資型市。要提高生育率,如果只是表面文章,永遠只是空喊口號。改善低薪普薪階層,激活中產階層,限制英階層,打通上升通道,使社會實現流不腐、戶樞不蠹,這樣才能讓國家富裕、人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