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新生兒出生數量在2023年創下了歷史新低,達到了902萬人。這意味著自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并且自2017年以來出生人口下降的第七年。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0左右,遠低于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甚至比人口問題嚴重的日本還要低。這使得人口出生率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的趨勢,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生育本過高是影響育齡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負面因素之一。《中國統計年鑒2023》重點分析了關系育齡家庭養育孩子的“生育本”,這不僅包括直接的財務本,還包括大量的時間本和機會本。報告指出,“生的本”僅占很小一部分,“育的本”則占了大頭。報告還指出,影響育齡家庭不愿意再生育的前三位主要因素是“經濟負擔重”、“年齡太大”、“沒人帶孩子”。2022年,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本平均為53.8萬元。然而,據城鎮、省份、收、孩次等的劃分,這個平均數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城鎮和農村孩子的養育本平均分別為66.7萬元和36.5萬元,相差30.2萬元,相差0.83倍左右。而在我國大陸的31個省份中,上海直轄市的養育本最高,達到了101萬元;而西藏自治區的養育本最低,只有34.9萬元,相差66.1萬元,相差1.9倍還多。據收水平的不同,高收家庭的養育本約為131.5萬元;而低收家庭則約為12.6萬元,相差118.9萬元,相差9.5倍。據孩次的不同,城鎮二孩和三孩的養育本分別為52.5萬元和39.9萬元;而農村二孩和三孩的養育本僅為36.5萬元和27.7萬元。將一個孩子養到剛年滿18歲所花的本相對于人均GDP的倍數,中國是6.3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的。而2023年,我國人均GDP為89358元,這意味著0-17歲的生育本為:89358*6.3=562955.4元,這與2022年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本平均為53.8萬元的數據相差2.5萬元左右,看來還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我國要想解決新生兒出生率低的問題,必須解決孩子的養育本高的問題。當然,這只是影響新生兒出生率低的因素之一,還有高房價、贍養老人困難、醫療費用高等都是影響新生兒出生率低的因素。至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得看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有許多人認為我國的人口在6億左右比較適合,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怎麼提高生育率# #愿意生三胎嗎?# #人口出生難題# #料#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