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人在新年的第一天,參加了“天津心聯盟義工隊”組織的2024年首場活,為掛甲寺街彩虹老人院送去溫暖。在活中,我目睹了許多人至深的場面。義工們分為兩組,一部分人包餃子,另一部分人協助老人們做手工。在餐廳里,著紅馬甲、頭戴防護帽的姐姐們分列兩排,各自負責掐劑子、搟皮、添餡制,們纖纖玉手,齊心協力,制作出一個個薄皮大餡小豬般的餃子。同時,活室里的義工們也在耐心地幫助老人們制作花燈。老人們的作顯得十分笨拙,但義工們卻耐心地講解著折疊、拼裝步驟,尤其是三位男大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做著示范。每當老人們完一個作品,都會得到極為夸張的贊揚,于是他們的臉上出了自豪的笑容。

一位坐在椅上的大爺舉著紅燈籠開心地笑著,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偉大就。然而,當我詢問他的高壽時,才發現他已經56歲了。這讓我意識到,這些老人就是我們將來的模樣,無奈與無助會侵蝕每個晨昏,在形影相吊中苦度殘生。我想起了孟子的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天下可運于掌。”要想將天下玩于掌之間,就需敬老,特別是要敬他人之老、別人之。義工隊的活應該歸于此類。

除了包餃子、做手工,義工隊還為老人們每人送上一條暖暖的圍巾。彩虹院的院長回贈一面書有“熱心助老獻真,大無疆傳德”的錦旗。隨后,義工隊組織了頒獎環節,為2023年度參加20次以上活的“優秀志愿者”和參與10次以上的“先進志愿者”分別頒發獎杯與證書。獲獎者中還有小朋友,4歲半的馬媛媛上前領獎時映得格外,恰似盛開的一朵青蓮。助人為樂、積德行善的樸素德或已在其小的心靈中扎,隨著時慢慢綻放為映日荷花。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兩張臉孔,一張壑縱橫,一張稚氣未。如果說,孩子代表著人類的憧憬,那老人就是人們的宿命。然而,志愿者便是連接二者的彩虹,他們用實際行證實:在腳下,在每一次援他的付出中。新年伊始,我最想做的就是,祝福所有老人康壽同延,祝愿心義工隊遍及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