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庭發布了執行死刑的命令,對吳謝宇實施了死刑。吳謝宇弒母案經歷了多年的審判終于畫上了句號。在被執行死刑前,吳謝宇沒有提出會見親屬的要求,顯示出他現在的心已經十分消沉。據他的辯護律師稱,他對生存的非常強烈。但最高法院卻表示,吳謝宇毫無悔罪之意。是宿命還是巧合?吳謝宇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淵的呢?吳謝宇自述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小病貓”,除了患有皮病,還有嚴重的哮。他一直被同學們嘲笑。這在心理上埋下了自卑的種子。初中后,哮慢慢好轉,但心的影始終揮之不去,他覺得自己的永遠都不會好起來。高中一年級時,父親去世更加加劇了他心的痛苦,逐漸認為自己患上了“疑心病”。大學時期,這種“疑心病”再次加劇,他覺自己已經病膏肓,無藥可救。他逐漸產生了悲觀厭世的緒,甚至有自殺的念頭。他覺得自己幾乎無法堅持下去了,而母親也是一樣,他覺得最終的歸宿就是死去的父親邊。2015年7月10日,在母親給他換鞋的時候,他用啞鈴杠殺害了母親。但他卻沒有自殺的勇氣。之后,他虛構了母親陪同出國留學的故事,騙取了親戚朋友多達144萬元。逃跑后,這筆錢都用于賭博和嫖娼。最終,法律的網恢恢,他在機場被抓捕。在被捕后,吳謝宇在監獄里表現出疚之,并給親人寫了道歉信,以及長達5萬字的諒解書。但面對這樣一個孩子,以及如此殘忍的弒母案件,誰能輕易地就原諒他呢?或許對吳謝宇來說,死刑是一種解。否則,他將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牢獄生活和背負著弒母罪名的現實呢?吳謝宇犯下了罪,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他有一個滿的家庭,或者得到了應有的關懷,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