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報》1月28日文章稱,中國在2023年底對德國等6國游客免簽的舉措實際上應該到歡迎,因為更多西方社會人士親自到中國后可以形自己對這個國家的看法。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將決定未來幾十年世界的走向。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5.2%,而德國則仍于-0.3%的下狀態。中國企業展示了一流的技,例如最好的手機、準備發起全球市場攻勢的電汽車、良好的伏技和風力渦機。然而,德國報道的卻是最荒謬的事,比如宣稱中國在其風力渦機中使用放釹等。而實際采用的材料并不有放。這種例子凸顯了德國對華報道的趨勢:無論中國人如何努力,德國記者總是能找到中不足,并警告重大的、可能尚未認識到的所謂危險。

對于中國的功,德國的反應似乎是出于害怕。過去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在作用,而現在對于如此現代、靈活、高效、充滿活力的中國也有所增加。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那些正在衰落的國家面對正在崛起的國家的恐懼。全球權力關系也可能發生改變,如果亞洲、非洲和拉丁洲的國家發現中國擺貧困、走向環境友好型現代化的模式更吸引力,那麼世界秩序就會真正改變。德國電視二臺的紀錄片《重慶——無人知曉的世界上最大城市》則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生機、充滿活力、令人眼花繚的有機,各個方面都令人驚嘆。事實上,中國與西方老牌強國的關系正于轉折點。對于那些擔心中國將超越西方的人們來說,現在是判斷中國帶來利潤還是風險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