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人大三家學子爭奪食攤主“鵝阿姨”的故事在前段時間為了熱門話題。隨后,復旦和上財附近的“灌餅阿姨”也開始到關注。可以預見,其他大學附近也會涌現出類似的“阿姨”代表。人們對這些故事有著不同的解讀。然而,一個不太引起注意的角度是,這些阿姨們都是通過微信群來接單、排序和收款。微信群作為線上化時代最基本的信息連接方式,相當于微信之前的人工排隊和手工記單。即使是那些沒有駐外賣平臺的攤主,仍然會花費大量力來管理微信群,尤其是在大學和居民區附近的餐飲業者。與外賣平臺和微信小程序相比,經營微信群需要付出較高的力本,幾乎是線上方式中“人工含量”最高的。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微信群營造了一個實際和虛擬空間結合的社區,延續了一種仍然在“面對面”的社區效應。
人們會把人拉食群,雖然效率較低但非常準確;商家不僅通過訂餐和排隊,還通過優惠、微信紅包和日常寒暄來維系群生態,盡管流的機會不多,但也產生了一種陪伴。在當今社會,人們的食住行需求都需要通過技介來實現,而這類微信群保留了一種虛實結合的街坊覺。多年來,微信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社調,注重人社。它穩坐在人社會的基礎上,也掌握著因為先行者而形的規模化關系網絡。隨著社的創新和發展,個變得更加突出,傳統的人網絡帶來的限制逐漸減弱。此時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模式,因為與線下傳統社方式保持著某種相似,提供了一種新介維度下的“傳統”。
許多餐館費心地保持著微信群訂餐的渠道,這個小小的場景在大背景下證明了人關系網絡的價值,也表明了其持續挖掘的潛力。無論是“鵝阿姨”還是“灌餅阿姨”的故事,都與這種社連接方式保持了一種自洽,其中有長輩般的經營者,到關懷的年輕人,以及長期建立的信任關系,重新顯現的街坊或社區,商業關系藏在人往之中。
“鵝阿姨”走紅后,大量的關注和客流量給帶來了巨大的力,實質上是人“群”被打破邊界所帶來的恐慌。當然,如果食攤主進外賣平臺,又會有另一種故事。鵝只是鵝,灌餅只是灌餅,更規范的機制會加強契約,同時也會削弱人社的親切。人們曾經討厭所謂的人圈,討厭人帶來的力和負擔。然而,當虛擬空間真正能夠將每個人隔離開來時,實和有溫度的社又會時不時地出現在都市故事中。即使只是一層若若現的背景,也能帶來真實。(轉載請注明來源“明網”,作者“明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