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延安市寶塔區的寶塔消防救援站,人們立刻被他們的隊訓“弘揚延安神,永做紅軍傳人”所吸引。這個隊訓已經融了這支隊伍50年來的脈,為隊員們的價值觀念。作為這片土地的守護者,這支名為“火焰藍”的隊伍,始終用赤誠和忠勇守護著3556平方公里土地和75萬老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踐行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錚錚誓言。寶塔消防救援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政府保安。作為一支在窯里誕生的消防救援隊伍,寶塔站始終堅持用延安神鑄魂育人。每當有新的消防員隊,隊干部都會帶他們參觀革命舊址,誦讀誓詞、重溫隊史,這已為寶塔站雷打不隊第一課。張保愿,一級消防長,說:“從湖北宜昌來延安工作已近30年,是延安神教育了我、滋養了我、就了我。”在延安神的召下,一批批隊員赴湯蹈火不畏艱險,早已為當地群眾心目中鏖戰洪魔的“守護者”、舍生忘死的“沖鋒隊”、爭分奪秒的“排險員”。2013年7月,持續26天的強降雨導致延安寶塔山、凰山發生多坡、窯坍塌,況十分危急。接到警后,寶塔站五人一隊、三人一組,攜帶救援裝備,在暴雨和泥漿中七上寶塔山、五上凰山,連續戰26個晝夜,共疏散群眾千余人,營救被困人員62人。“災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越是艱難險阻,我們越要發揮‘尖刀’和‘鐵拳’的作用,用我們的專業救援幫助廣大群眾渡過難關。”曾參與救援的寶塔站三級消防長木洪剛說。自建立以來,寶塔站已累計接警出1.25萬余次,搶救被困人員3200余人,保護財產價值197.4億元。生死關頭不退,危急時刻敢亮劍,一個個“現場”見證著寶塔消防員的英雄本。寶塔站在50年的歷程中,不斷踐行著“火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武藝練不,不是合格兵”的口號,把武強能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寶塔區共有革命舊址158,年接待群眾6300萬人次。寶塔站站長孫帥征介紹,寶塔站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衛紅舊址”的口號,對轄區每一革命舊址實地尋訪、登記造冊,探索建立“一址一策一演練”準化響應機制,確保轄區所有革命舊址的安全。寶塔區現有高層建筑454棟,一旦發生火災,燃燒荷載大、供水撲救難。針對火災撲救難點,寶塔站立足實戰、苦心鉆研,研究制作了“高層水帶鋪設保護”“消防水帶晾曬收卷裝置”等一批創新型材裝備,有效解決了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供水難題。為了適應新時代滅火救援需要,寶塔站還總結編寫了《滅火救援供水》理論教材,創新提出全水系泡沫作戰方法,大大提高了火災撲救效率,為同類地區滅火救援提供了“寶塔經驗”。行走在寶塔區的革命舊址、大街小巷,每當提起消防隊員,廣大群眾總是慨:“有消防員在,我們心里就踏實了。”“你們這群好后生,就像張思德一樣”自建立之初,寶塔站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為榜樣,與駐地人民魚水深、脈相融。2009年8月,寶塔站指戰員像往常一樣,又一次來到“八一”敬老院義務勞,原三五九旅老紅軍榮拉住指戰員的手地說:“你們這群好后生,就像張思德一樣實在,要好好當兵,要對得起老百姓!”在老紅軍的鼓勵和啟發下,寶塔站立了以黨員骨干為主的張思德消防服務隊,助老幫困、扶貧救災,雖然隊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熠熠生輝。2021年夏天,一次消防知識宣傳活讓寶塔站的消防員和寶塔區柳林鎮山狼岔村的王世梓大爺結下深厚友誼。得知王世梓的老伴常年患病,孩子們都在外打拼,消防員們一有空就上門幫扶,大到住院看病、小到修理燈泡,無微不至。“這是賀牛牛,這是嚴杰,這是裴指導員……”來的次數多,王世梓對消防員的名字如數家珍。去年除夕,消防員們帶著年貨到王世梓家中問,隨后將其邀請到消防隊過年,老人慨之余提筆寫下“為人民服務、替祖國爭”十個大字。寶塔站政治指導員裴文博說:“我們將繼續矢志不渝傳承延安神,讓火焰藍的旗幟在圣地迎風招展,讓鮮紅的黨旗在老區高高飄揚!”(來源:新華社 記者: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