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姑娘,我第一次來到南方,驚訝地發現在這里沒有人會質疑廣州一線城市的地位,也沒有人輕視廣州,這與網上的言論截然不同。最近,網友們議論紛紛,討論廣州是否會跌出一線城市的地位,但廣州給我的覺卻像是一個大哥,上有高堂,下有兒,還要照顧一堆貧窮的遠房親戚,歷經艱辛默默付出,卻引來責罵和嘲諷,為家中的頂梁柱備委屈。

在廣州生活了一周,我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為生活而斗的年輕人,無論是江西、廣西還是湖南的老鄉,只要在街上隨便問一下,他們都會說廣州自古就是廣東的大哥。上個星期我和朋友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喝早茶時,與幾位講粵語的老伯伯聊天才知道,原來廣州一直在養活著廣東的其他兄弟城市,還肩負著全國大部分的養老保險轉移支付,能夠一直保持一線城市的地位,實在令人驚嘆。

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廣州與北京、上海、深圳不同,它既不是直轄市也不是計劃單列市,卻憑借一己之力承擔起整個廣東省的發展。盡管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財政收比廣州多,但廣州所付出的遠遠超過它們,廣州的道路可謂艱辛,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作為唯一一個一線城市的三級財政,廣州的就真的很不容易。

我學過一些歷史,越來越理解為什麼人們說廣州不僅是廣東的大哥,還是全國的大哥,這與它的財政有關。就像一個簡單的比喻,北上深賺的財富自己花,只給爺爺,本不給爸爸,一個人吃飽,全家不。而廣州掙的錢一半給爺爺,一半給爸爸媽媽,再拿一半去幫助那些貧窮的兄弟姐妹,剩下的才是自己。這就是廣州偉大的地方,因為這樣的付出,廣州能夠守住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地位,我真的非常佩服。

此外,廣州一直是全國財政收的榜首,為廣東省的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同時還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的養老保險轉移支付,為保障全國許多城市和老年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上海很強大,但它的資源優勢明顯,得益于上級政府的資源傾斜,如上所、黃金易所、進博會以及央企的支持。北京依靠上級政府的支持,如西城區和海淀區的金融業總部。而廣州必須自力更生,靠自己雙手創造,大部分企業都是民營企業,還承擔了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的養老轉移支付。這樣務實的大哥難道不值得我們贊揚嗎?

談到北上廣深,只有廣州承接開放政策,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并開發土地,經濟發展有聲有,并將所獲得的經驗借鑒給兄弟省市參考。如果將四個一線城市比作四個兄弟,廣州是際最廣闊,貿易生意最出的兄弟,它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績。廣州不僅為廣東省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還為全國各地的城市和老年人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支持。這種無私的奉獻和宏大的格局,現了廣州人高尚的品德和對國家發展的關心。

此外,廣州不僅幫助周邊的兄弟城市,還承擔了西部開發的重任,為推全國均衡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富裕的同時也帶了更多人的富裕,廣州人的慷慨和大局意識,不僅促進了廣東省的繁榮發展,也為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當有人在網絡上說廣州快要跌出一線城市時,廣州人卻毫不在乎。當地居民淡定從容地表示,這有什麼所謂呢?退不退出一線城市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實際上非常小。相比其他幾個一線城市,廣州的生活力相對較低,放慢一點節奏也好的。廣州人低調從容,世不驚。他們像一位大哥一樣,上有高堂,下有兒,還要照顧一堆貧窮的遠房親戚,歷經艱辛默默付出,卻引來責罵和嘲諷,為家中的頂梁柱。在突如其來的大事面前,廣州人表現出了超一線的水準,無論是抗疫、抗洪還是抗災,他們都迅速行,展現出快速而果斷的態度和速度。

廣州地區低調務實地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石頭過河。只要國家需要,廣州一定會默默付出,堅決執行,上一份教科書般的滿分答卷。他們從不自詡為大哥,即使別人說廣州是大哥了,廣州人也只是一笑了之,大哥與他們無關。他們選擇低調務實、包容發展,不管天下萬千事,閑暇時輕松笑笑。他們認為工作時認真工作,生活時愉快生活,穿著隨意,喝著最慢的茶,但在國家需要支援時卻始終站在最前線。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們相信做好自己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革命進步思想的發源地。廣州真的很低調,不排斥他人,包容務實,不裝作,還照顧兄弟城市,我覺得在廣東甚至全國,廣州都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大哥。我衷心希廣東繼續保持繁榮昌盛的發展態勢,廣州繼續發揚中華優良傳統,為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希更多的朋友能夠來廣東旅游,這里的人文風俗。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了解廣州的偉大。我也期待聽到你們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