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廣州市民政局指導下,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和廣州市慈善會主辦了“匯聚灣區善舉,助力共同富裕——2021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暨公益慈善盛典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主辦方介紹了《廣州市民政局關于印發推社區慈善發展行方案的通知》、2021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暨公益慈善盛典活以及《廣州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報告(2021)》的況。

廣州市民政局最近印發了《廣州市推社區慈善發展行方案(2021-2023)》,旨在加快推廣州市社區慈善發展,促進社會治理與慈善發展在基層的創新融合。在發布會上,廣州市民政局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長丁鋒對該方案進行了介紹。該方案共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工作步驟、工作保障和工作分工。主要任務部分涉及發揮社區慈善主作用、打造社區慈善品牌項目、建立社區慈善支持平臺、弘揚社區慈善文化等四個方面,制定了17項工作任務。社區慈善發展行將按照“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為民服務、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共建共”的原則,分為協調推進、深化提升和示范引領三個階段,通過三步驟五保障的社區慈善工作推進機制,力爭到2023年底,各區全面建立起融合發展、運轉有效、各的“五社聯”機制,建設一批慈善氛圍濃厚、制機制完善、惠民實效凸顯的慈善社區,培養一批長期參與慈善服務、練掌握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的社區慈善人才,實現社區慈善基金、社區慈善(志愿)工作站、社區慈善項目100%全覆蓋,全市80%的鎮(街)有不于1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各區培育品牌社區社會組織數量和品牌項目數量分別不低于3個,每年實現培育1-2個區級社區慈善品牌項目,深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廣州社區慈善發展已經有了穩固的基礎。目前,全市設立了422個社區慈善基金,籌集資金超過3000萬元;設立了738個慈善捐贈站點、慈善標志等慈善空間,服務群眾近6589人次。《方案》積極運用現代慈善理念,致力于為“慈善之城”注新活力,探索社區慈善發展的范本。通過推實施“廣州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充分發揮基層力量的關鍵作用,依托社區慈善基金、社區慈善(志愿)工作站,探索建立“時間換服務”“時間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機制,讓社區志愿者就地就近參與社區服務,深“慈善+社工+志愿”的融合發展,以小見大全面推進社區慈善建設。同時,通過開展富多彩的社區慈善活,宣傳推廣“慈善家庭”,開展社區慈善研究等,大力弘揚社區慈善文化,深化“慈善+金融”模式,大力發展慈善信托,開發社區公益慈善類捐贈理財產品,為社區慈善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協同打造多元立的公益渠道,助推社區慈善高質量發展。

此外,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主任、廣州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書長張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即將舉行的2021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影響力暨公益慈善盛典。這次盛典將于12月21日舉行,上半場為慈善報告發布會,將發布2021廣州慈善榜研究報告、2021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力報告、廣州社區慈善研究報告,并邀請香港、澳門、深圳、東莞、江門等地的大灣區慈善組織進行經驗分,圍繞“慈善會在共同富裕中的使命和擔當”展開圓桌流。下半場將全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的效,關注慈善的作用,發布廣州慈善榜、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企業榜,展示廣州公益慈善項目的對接況等。今年的盛典著重圍繞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公共健康、雙碳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推廣和榜單發布。廣東省慈善總會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個地市慈善會以及香港、澳門的慈善組織將聯合發起助力共同富裕倡議,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盛典上,各城市將深研討社區慈善在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發布廣州社區慈善研究報告和廣州慈善社區影響力榜單,推社區慈善在民生保障、社會治理、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作用,打造社區慈善的“廣州模式”;創新慈善項目對接,深化慈善惠民效果,首次開展慈善項目對接,關注困難群迫的問題,重點推介一批惠民實效凸顯的慈善項目,準解決困難群的急難愁盼問題。本屆盛典將進一步凸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加強灣區城市之間的流合作,營造濃厚的慈善氛圍。

另外,廣州社會組織研究院執行院長、藍皮書寫作團隊負責人胡小軍發布了《廣州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報告(2021)》。這本報告共包含五大部分,包括總報告、專題報告篇、行業研究篇、年度熱點篇和附錄。藍皮書顯示,2020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防控的考驗,廣州慈善事業發展呈現出五個新態勢。首先,慈善力量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應急響應能力逐步提升,共有11家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發起了15個公開募捐項目,積極支持湖北和廣州的疫防控工作。其次,基金會數量增長較快,2020年度廣州新注冊立的33家慈善組織中,有26家是基金會形式,原始注冊資金達到了5343萬元,慈善組織的資源實力進一步增強。第三,慈善捐贈數額大幅增長,2020年度的“廣州慈善捐贈榜”顯示,上榜的企業、機構和個人捐贈總額超過了14億元,為疫防控和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第四,社區慈善發展支持系逐步建立,市慈善會的“創善·微創投”和市志愿者協會的“青苗計劃”等小額資助創投活支持社區打造品牌服務項目,番禺區等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最后,慈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視,慈善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藍皮書通過總結和傳播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的慈善改革創新經驗,適應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在要求,培養慈善領軍人才。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廣州和深圳之間的合作加速進行。藍皮書從制度化保障、專業化發展、系統化培育、融合化服務、社會化募捐、常態化激勵和立化監管等七個方面,指出了廣州慈善事業發展在“十三五”時期呈現的鮮明特征。同時,在新的發展階段,藍皮書提出了聚焦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完善有利于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充分發展的制機制;聚焦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創新慈善服務模式,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聚焦建設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培育社區慈善多元主,助力營造共建共治共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聚焦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慈善力量參與貧攻堅果,優化和創新幫扶方式;聚焦深化全域文明創建,提升慈善文化影響力,推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等五個方面的建議,推廣州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