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開了一場中國特慈善事業發展座談會。這次會議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和廣州市慈善會共同主辦,邀請了30多位學界、慈善界和代表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流研討。會上,廣州市慈善會常務副會長韋錦堅在致辭中表示,廣州市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將積極探索與城市定位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相適應的慈善事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區治理創新和慈善事業創新發展,以社區慈善為切點探討社區治理機制創新,并加強社區治理系建設,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為進一步加快推廣州市社區慈善發展,充分發揮慈善事業在基層社會治理和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共同富裕,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推社區慈善發展行方案(2021-2023年)》,提出了社區慈善“五+五”發展模式。該模式旨在整合社區資源,建立綜合服務平臺,形社區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社區慈善資源融合發展、運轉有效、各的“五社聯”機制。

廣州市在“五+五”發展模式中,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推社區慈善事業的發展。首先,發揮社區慈善主作用。廣州市積極培育和發揮社區慈善的五大主作用,激發社區慈善的活力和覆蓋面。目前,全市共有210個慈善組織和18個慈善信托備案,每年舉辦“羊城慈善月”活,開展30多項重點慈善活。同時,廣州市持續推“慈善+”模式,開展了847場活,籌得善款超過1.4億元,有超過1.6億人次參與捐贈。

其次,廣州市打造了多個社區慈善品牌項目。這些項目聚焦民生保障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包括實施“長者飯堂”、羊城“幸福家園”、“微心愿”等項目。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了944個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幫助推了120個地區的鄉村振興。此外,廣州市連續11年開展慈善醫療救助項目,累計資助金額達10億元,資助人次超過11萬人,這些項目還榮獲了十一屆中華慈善獎。在防疫和防汛方面,廣州市通過“慈善+社工+志愿者”的模式,積極參與了疫防控工作,并全力支持河南省的防汛救災工作。

第三,廣州市建立了社區慈善支持平臺。市政府大力開展社區慈善活,推進社區慈善基金建設,并計劃到2023年底實現社區慈善基金100%的全覆蓋。目前,全市共設立了422個社區慈善基金,基本實現了街鎮全覆蓋,籌集的善款超過3000萬元。同時,借助互聯網慈善平臺和信息技,廣州市提升了社區志愿服務與慈善工作的融合水平,推省市流合作,逐步形了多方聯、上下銜接、覆蓋面廣的社區慈善網絡系。此外,廣州市還實施了“慈善+互聯網”戰略,優化和升級了廣益聯募平臺,并搭建了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平臺,讓市民能夠更加便捷地參與慈善事業。

最后,廣州市鼓勵各個鎮(街)依托公共服務平臺設立社區慈善空間,開展各類慈善活,打造良好的社區慈善生態。市政府還開展了尋找“慈善家庭”活,宣傳推廣“慈善家庭”的先進事跡,倡導家庭慈善理念,加強社區慈善發展工作研究,并完善激勵表彰和反饋機制。同時,廣州市建立了健全的社區慈善捐贈行為、志愿服務行為的記錄制度和反饋制度,推社區形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通過這些舉措,廣州市正在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社區慈善場景。

總之,廣州市在推社區慈善事業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通過建立“五+五”發展模式,發揮社區慈善主作用,打造社區慈善品牌項目,建立社區慈善支持平臺,以及營造良好的社區慈善場景,廣州市正朝著一個更加繁榮發展的慈善社區邁進。這些經驗和做法對于其他地區的慈善事業發展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