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近日功完了一項前所未有的任務,將一名長達八年的“老賴”功拘捕,并追回了他欠下的1104萬債務。這是全省首次發生的事件。吳某枝,被譽為廈門的“頭號老賴”,在廈門中級人民法院掛號多年,但卻一直逃避訴訟和執行。他潛逃省外長達八年,法院發布限制消費令后,他仍然利用各種手段乘坐飛機。廈門警方和拘留所民警歷時24天,全力化解矛盾,最終與債權人達了諒解協議。債權人將獲得1104.5萬元的債務償還,而吳某枝也提前六天被解除拘留。

這次事件的功化解得益于廈門中級人民法院與公安監所的深度合作。他們建立了“院所共建執拘聯”的全新合作模式,全省范圍尚屬首次。在這一模式下,法院與拘留所通過聯合建立執拘直通工作點,及時對接移送和收拘事項信息。他們利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實現在線提審、調解等功能,推法律文書線上傳遞,減人員的跑。此外,拘留所還設立了涉執糾紛聯合調解點,由法院執行法和拘留所管教民警共同負責,依法敦促被拘留人履行義務。通過及時預報、適時化解、實時共、按時反饋、全時監督、定時會商等六時聯機制,全面推矛盾化解工作。如果最終達合法有效的執行和解協議,拘留所可向法院建議提前解除拘留。

此外,拘留所還立了矛盾化解工作專班和被拘留人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引社會力量,如幫教人員、同拘室人員和被拘留人家屬親友等,全面提升矛盾化解的功率。

廈門的這一新模式在全省范圍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贊賞。近期,翔安法院也對三名被執行人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加強了執行的震懾力,回應了公眾的關切。這些被執行人都是因為未履行付款義務或虛假申報財產而被拘留。廈門市正通過這種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的方式,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懲戒失信行為。這一新模式的功,為全省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將進一步推失信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