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作為城市的“細胞”,不僅是群眾日常生活的場所和居住空間,更是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如何暢通民眾訴求渠道?怎樣及時回應群眾呼聲?“智慧社區”如何更好“智”“惠”于民?襄垣縣古韓鎮府前社區黨委從落細落小落地手,通過與駐地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商戶等共建聯建,讓民生跟著民聲走,建立起上下暢通、覆蓋全域的基層治理系,開出基層治理幸福“良方”。

在冬日午后的地灑在室,暖意融融,讓人心生愜意。走進府前社區紅讀書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理論書籍整齊排列在陳列架上。黨員和居民們手捧圖書,一起流、分悟,在清新的墨香中重溫著中國共產黨的崢嶸歲月。“我曾經當過兵,在部隊養了閱讀的習慣,退伍后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以前想看點學習資料,還要跑到圖書館,現在家門口就可以學習黨的政策、理論,真是太方便了。”老黨員張大爺選了一本黨史學習資料,認真地閱讀起來。這歡迎的“紅讀書角”是府前社區強化陣地保障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府前社區始終堅持黨委統籌引領學、強化陣地保障學、黨員群眾聯學,采用“及時傳達”“重點領學”“專題研討”等方式,就近期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展開流研討。同時,依托小區黨群服務站、居民議事廳設置紅讀書角,與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醫保局等7家單位及5名政協委員,聯合開展協商議事、文藝匯演、政策宣講,并組織開展專題黨課、理論宣講、黨教育等活,形了聯學共建的濃厚氛圍。

“太好了!我終于學會線上掛號了。”“我會使用智能手機了,確實很方便。”“你們參加咱們社區舉辦的最新一期銀發課堂了嗎?”……在府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驛站,十幾位老年人相聚在這里,有的看書、有的扎堆閑談,十分愜意自在。養老既關乎民生也連著民心。府前社區盯不斷增長的社區養老需求,依托“i沃社區”智慧平臺,線上線下鏈接黨員、單位、商戶、網格等多個服務群,持續深化“老”來府前志愿服務項目,在居家養老服務驛站推出“三室一館”建設工程,聯合縣圖書館打造“家門口的微型圖書館”,聯合縣疾控中心、文化館、紅十字會等6家縣直單位和社會組織打造“銀發課堂”,建立“四包一”工作機制,懸掛急聯系公示牌,常態化提供代買代辦、暖心陪伴等服務,“中心+站點+居家”的多元養老系逐步完善,老年人獲得、安全和歸屬不斷提升。

“昨天下班回家看見路邊有垃圾堆,就用‘i沃社區’小程序‘隨手拍’功能上報,今天一早就有理結果了,效率真的很快!”談起“i沃社區”小程序的“隨手拍”功能,家住盛世園小區的鄭士贊不絕口。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府前社區黨委民生熱點,暢通服務渠道,鼓勵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社區居民和外來人員等群依托“i沃社區隨手拍”功能、居民議事平臺等線上線下載,積極開展建言獻策,準把握群眾訴求,通過線上置、線下辦理,實現事件置的雙閉環流程。從“腳尖”到“指尖”的轉變,“i沃社區”平臺不僅僅可以傳遞群眾的心聲,很多過去由于通不及時造的基層矛盾也得到了化解。如今,“i沃社區”平臺不僅為社區居民的“掌中寶”,而且為社區工作者的“解閥”。截至目前,府前社區共收集居民意見203條,為民辦實事79件。鴻基城府小區新化550平米停車場、投資30余萬元集中安裝27個單元防盜門及門,農商銀行與業公司共同出資為盛世園A區新增16盞太能路燈,修繕政府小區路面塌陷并進行危墻改造……一件件、一樁樁有力度有溫度的民生舉措,極大地提升了社區居民群眾的獲得、幸福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