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觀看一個視頻,介紹了一個名為《垃圾男人分類圖鑒》的容。好奇心驅使我去搜索了這個圖鑒。在垃圾分類風靡全國的時候,一家發表了這篇名為《垃圾男人分類圖鑒》的文章。這里所指的"垃圾男人"是指那些底層男,他們被上了稚無知的標簽。當時,這篇文章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直到現在,很多人才開始反應過來。各大,尤其是一直以來都以傳播正能量著稱,但不知何時開始,為了迎合市場,也開始追隨流,宣傳PUA男,造就了一大批"狗"。最近,通過我的一些男朋友,我發現底層男才是真正的弱勢群。以前的我和廣大網民一樣,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待某些事的看法,缺乏自己獨特的見解,容易被輿論牽著鼻子走。就像十幾年前專家們說的老百姓深信不疑,但回首過去,我們才發現這一切其實都是謀。

那麼,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底層男是弱勢群的呢?我的一個男朋友向我講述了他籌備婚禮的經歷。本應該是開心的事,但他的臉上卻寫滿了哀愁和無奈。商量好的彩禮本地人要價15萬,為了方娘家的面子,他多給了兩萬,還有其他的費用。臨近婚期,方提出要把房子加上的名字。雖然朋友的父母不愿,但為了兒子能順利結婚,他們還是同意了。結婚當天,方娘家又要求五萬上車費,朋友只能東拼西湊,哄著方上了車。到了婚禮現場,方又要求兩萬,朋友非常著急,一次又一次地妥協,結果卻是變本加厲。最后,婚禮鬧得不歡而散,現在朋友的婚姻沒有結,彩禮還在打司。我的朋友是個老實人,既不富有,也不浪漫,但對朋友真的很好。然而,從他的經歷中,我看到了底層男人真的沒有太多話語權,他只是眾多底層男中的一個。

這種現象不僅僅在婚姻中存在,在很多方面也是如此。還記得唐山打人事件嗎?幾個男人毆打了幾個,不論此事是非是對錯,但看看當時的評論區,人們并不是對打人者的責備,而是對所有男的謾罵,說周圍不幫忙的男人都是懦夫,說男人靠不住,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甚至很多當紅明星也開始譴責男人這類生。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對男的謾罵有什麼不妥,雖然我沒有評論,但我也沒有意識到這種現象的不正常。直到川大張薇誣陷農民工大叔拍事件,很多支持張薇。而當一名子出軌,并非丈夫的三個孩子時,評論區竟然有人說子有苦衷,說丈夫也有錯。同樣的事,男人做了就是罪大惡極,而人做了就有理由,甚至說丈夫也有責任。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弱勢群并不是小孩,也不是老人,而是底層男。他們坐在家中,卻時不時地被冤枉。最深刻的例子就是楊笠的口秀。的很多表演容都以男為題材,諷刺油膩男等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韓國的男權權之爭,近年來,我越來越發現,輿論有意識地將中國的男權權問題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媧創造人類的時候,并不是為了讓男互相仇恨、斗爭,而是因為人類分工不同。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男之間的事,不能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