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東莞一名老人在街邊賣菜,卻面臨每月4000元的攤位費要求,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老人怒斥這是搶劫,而村委則回應表示無權手,由外包公司管理攤位費。這背后,是一個關乎底層攤販生計和市場運作的爭議。原本,當地村委規劃了路邊市場,允許商販在此擺攤販賣。每個商販需要納租金,而費用從每月1000元到2000元不等,取決于攤位大小。盡管租金偏高,但為了合法擺攤,小販們紛紛答應納。然而,事的轉機出現在一天老人擺攤時,三名男子出現,要求他納4000元的攤位費。老人震驚于費用翻了數倍,憤怒質問是否搶劫。三名男子回應稱,市場歸他們管理,他們說了算,否則就滾蛋。老人深陷困境,靠擺攤為生,固定客戶都在這里。租金翻倍意味著他的辛苦勞大頭被走,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切。村委會的回應讓人失。他們將市場承包給外包公司,而外包公司為了利潤將租金翻倍。村委聲稱無法干預外包公司的管理,將責任推卸給市場的經營方。這引發了對市場運作和管理方式的質疑。這起事件引發了對底層攤販困境的關切。在這個本應為人民服務的市場中,底層攤販面臨著難以為繼的困境。外包公司的利潤遠大于攤販的辛勞,而村委對此卻推卸責任,這種現象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