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或一件事,最武斷的做法,就是個標簽后,一子打死。如果你真的走進過一個人的心,探究過一件事的真相,你就會發現:標簽是最懶的事兒,它以蓋棺定論的單一,抹殺了一個人的鮮活,一件事的立。青島保安刺死外賣員事件,發生快一個月了。當時,這個轟全網的事件,被上了“底層互害”標簽,被認為是窮人刁難窮人的又一罪證。進而,讓人們在悲觀嘆息中,對這個社會,尤其是底層窮人,又多了一份嫌惡和哀痛。

昨天,《三聯生活周刊》詳細報道了事件中心的兩個人——遇害的32歲外賣員小李,殺人的54歲保安老趙——并以相對客觀的筆,描述了他們各自的職業和境。看完后,我發現:這個悲劇,與其說是“底層互害”的罪證,不如說“窮人困境”的曝

小李是家里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正讀大學的弟弟。他父親在老家的飯店打工,母親在別人家里當保姆。兩位快60歲的老人工資加起來,不到7000塊。即便如此,小李高中畢業后,還是被龍的父母,送到了澳洲留學。小李讀的是心理學,前后幾年花費了100多萬。這100多萬的花費,有一半是父母借來的,至今都還沒有還完。6年前,小李從澳洲留學回來,當時他已在澳洲工作過兩年,至于干了什麼,家人并不清楚。家人知道的是,向的小李,并沒有從事和心理學有關的工作,而是窩在家里做起了木工。他沉浸于做木頭的興趣里,沒有找到任何工作,也沒有掙到任何錢。他曾想設計一款賣手工家的APP,來賣自己做的家,后來短視頻火起來后,他又去拍短視頻,推銷自己的家。非常憾的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小李的手工家,并沒有引起多人的興趣。2023年11月,在親戚的牽線下,小李從老家來到青島,幫親戚做旅游。但天冷后,旅游生意進淡季,只有周末才有一些客戶,小李就瞞著親戚去送外賣。在外賣工作站經理的眼中,小李是個非常勤的人,別人一天送幾十單,他能送100單。看得出來,小李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對趕快掙錢也充滿了熱忱。小李曾對邊朋友:他此生最對不起的是父母,他不想結婚,只想在經濟上做出一些績,替父母分擔。只可惜,在他決定踏踏實實掙錢的第6天,他的命,沒了。

這場悲劇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是:是誰,把我們困在了算法的困境里?規則一開始就是這樣,就一定是對的嗎?不管是保安,還是外賣員,不管是小商小販,還是城管執法,除了惡語相向,磨刀嚯嚯,是不是還可以有商有量,互相幫襯?我們本是一個隊伍的人,只有抱團取暖,才能贏得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