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信詐騙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9月15日,話題“211碩士遭殺豬盤兩周被騙138萬”一度為熱搜前三。雪兒的故事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而幾天前,“中科院博士被騙至緬甸”事件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接央視新聞采訪時,張先生表示,在2022年,他因為找工作被騙到緬甸東南部的一個詐騙園區,被困了一年多。這個詐騙園區采用全封閉模式,部分工明確。被騙者在“培訓”過程中被要求上崗,他們會偽裝,與歐進行聊天,逐漸引導他們進行投資。如果被揭穿或者逃跑,他們會遭到毆打。張先生已于5日回國。9月11日,他向所有關心他的人表示謝,并呼吁有關部門加大對不法國招聘中介的打擊力度,廣泛宣傳各類國招聘的陷阱。他希能幫助更多的人避免上當騙,并希自己以后能從事一些科普宣傳的工作。

為什麼年輕人更容易上當騙呢?湖北省公安廳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湖北各級公安機關理的電信詐騙案件中,“90后”騙者占比29.5%,而“80后”騙者占比32.3%。這兩個年齡段的騙者加起來占了61.8%,為電信詐騙的主要害群。其中,最小的騙者只有8歲。今年4月,在湖北鐘祥市,一名小朋友在玩游戲時被人導轉賬,被騙了1.05萬元。據報道,接采訪的民警告訴記者,大部分“80后”和“90后”接過良好的教育,早期接網絡,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富,對電信詐騙手法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面對心設計、不斷升級的網絡騙局時,他們仍然缺乏足夠的警惕和辨識能力。民警表示,年輕人容易上當騙的原因主要包括:一部分年輕人希快速獲取財富,導致容易騙;個人信息泄后被不法分子有針對地利用;不斷更新的詐騙手法更加迷人。

最近上映的電影《孤注一擲》中有一句話:“人有兩顆心,一顆是貪心,一顆是不甘心。”電信網絡詐騙無孔不,我們需要提前防范。警方提醒大家努力克制賭徒心理,始終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并且要做到“無論騙如何變化,都不要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