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變遷:從農村到城市

有人說:“現在年味淡了”。那年味究竟去哪兒了?作為50歲以上年齡的人,特別是農村人,都對那時的年味有深刻的會。那時,年味在農村是掃塵除舊寫對聯、院里掛個紅紙糊的燈籠,特別是一年中有的買布做新服服穿、吃餃子等吃好的更吸引力。初一早飯后,在村里邊的東面或者西面(選的是今年利好的一方),村里人集中在一起“送神”祭拜、放鞭炮以及胡諞海談,然后再走門串戶拉家常。對小孩來說,是口袋里裝上小小的鞭炮,手里握著一注點著的香或者小子,在院子里或者街上放鞭炮,特別是大年初一早早起床,小朋友們聚集一起走門串戶討喜糖、喜煙的不亦樂乎。

如今居住城市化了,往網絡化了,富了,很多過年的必備品都在買買中實現了,甚至在吃穿方面已經日常化。可以說,過年的吃穿年味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到了。如今的年味大多顯示在掃塵除舊、對聯、掛燈籠特別是快樂在發紅包搶紅包上。所以說,現在社會過年不是年味了,而是年味已分散在日常生活中了。這充分表明是社會的進步,是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