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斯坦和伊朗的互給人一種唱大戲的覺。這出戲的背后似乎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算計。起因是兩國進行了一次聯合軍演。就在軍演還在進行的時候,伊朗突然出人意料地對基斯坦境的某些目標發起了打擊。這一舉立即怒了基斯坦,基斯坦當即撤回了在伊朗的大使以示抗議和憤怒。不僅如此,基斯坦還對伊朗境的某些目標進行了同樣的報復打擊。

這次事件也讓伊朗親見識到了中國武裝備的強大實力。基斯坦空軍現在已經全面裝備了能先進的殲-10CE戰斗機,這與伊朗空軍中仍大量裝備老舊戰機形了強烈對比。伊朗空軍一直獲取更加現代化和先進的戰機,但至今仍于積極爭取的過程中。這次眼看著基斯坦使用中國先進戰機轟炸了自己的目標,想必會讓伊朗空軍對中國的殲-10系列戰斗機倍興趣和仰慕吧。

另一方面,就在雙方打了一場之后,兩國又迅速地恢復了外關系,一切又回到正軌,仿佛中間什麼都沒發生過。這進一步證實了之前的種種行很可能只是兩國事先協商好了的一場表演和試探。對伊朗來說,這無疑加深了它想要獲得中國殲-10系列戰機的。既然鄰國基斯坦能取得該型號的最新機種,伊朗自然也會想方設法獲取這一系列的戰機。即便買不起最新的殲-10CE,從中國購買二手的殲-10A或殲-10S也可大幅提高伊朗空軍的整作戰能力。

可以說,這出戲的背后,中國似乎將為真正的益者。借此良機,中國是完全可以向伊朗輸出更多殲-10系列戰機,無論是全新的還是二手的,對中國軍工企業來說無疑都是個巨大的展示舞臺和宣傳機遇。伊朗獲取更強大的空中作戰能力,也更符合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考量和布局。因此,有分析認為這場伊互毆,也許就是一出由中國主導策劃的華麗表演和互利易。兩國各自也許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最終還是服務于中國更大的戰略和經濟目的。可以說,中國強大的制造業能力和長遠的戰略眼,才是這場游戲中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