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鄒平市焦橋鎮孫莊村一名干部在微信群中通知村民,接到上級滿意度調查電話后,只要立刻接聽并回答非常滿意,就可以獲得200元的禮品。這一事件曝后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甚至也對這種用錢買滿意度的行為進行了譴責。目前,當地已發布通報,責令該村立即整改,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通報批評。

然而,實話實說,我們真的不知道應該批評這件事的哪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花錢買群眾非常滿意”這一做法涉及到了弄虛作假的分,因為如果不是為了提高滿意度,村干部不可能會花這筆錢。但僅僅通過200元就能讓群眾屈服,明明不滿意卻違背本心聲稱非常滿意,這就有點小看群眾了。畢竟,在如今這個社會,200元可以說得上寥寥無幾,本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于一些與自切相關的事務,更加不可能被改變。拿了這200元,很可能會讓自己得不償失,因此相信群眾不可能為了200元違背自己的本心。

在這種況下,批評“200元買非常滿意”就等同于批評群眾,認為群眾會為了200元違背自己的本心。如果200元就能收買人心,那麼這樣的滿意度調查又有何意義呢?

拋開一切,不論是給予200元還是更多,一旦人數足夠多,這將是一筆相當大的支出。然而,村干部仍然愿意付出,這只能證明獲利遠遠大于支出。那麼在涉及利益巨大的況下,為何還選擇電話調查,甚至還提前通知村干部,讓他們可以有機可乘,而不是選擇走訪調查,甚至是暗訪,從而獲得真實的滿意度數據。這一點,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并且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無論是走訪、調查還是檢查,總是會提前通知涉事方,讓其做好充分準備,仿佛生怕對方出現披,導致不過關。這種名存實亡的做法實際上本無法看到真實的況,只能看到一種假象,一種為了應付走訪、調查、檢查而創造的假象。

在不改變現狀的況下,無論是弄虛作假還是花錢買滿意度,都不應該被批評。畢竟至能讓群眾獲得一點微不足道的好,特別是對于一些經濟困難的人來說,200元也是一筆不錯的意外收。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在這樣的況下,為什麼還選擇電話調查,并提前通知村干部,而不是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來獲取真實的滿意度數據。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