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高大上還是煙火氣,上海的魅力都藏在一條條小馬路上。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閉幕之際,跟隨記者走街串巷,一起探尋小馬路上“小店經濟”背后的消費新亮點。
位于上海市長寧區的愚園路公共市集,給了大家一個慢下來的理由。在15分鐘生活圈,很多上海老店被保留了下來。在這個公共市集里,一樓有鞋匠鋪、裁店等,能夠提供小修小補的服務;而二樓則被改造了一個公共館。可以說,一樓是柴米油鹽,二樓則是詩和遠方。
趙云彪是一家裁鋪的老板,他說:“我們要謝謝這個社區,為我們提供了這個地方。平時顧客也不。特別是禮拜六、禮拜天人比較多,多的時候有一二十人。”在上海,既有社區老店被保留下來,還有好多小店散落在城市的角落。像這家“故事商店”,前不久正式回歸,吸引了社區居民、店主、游客等前來“做客”。不足10平方米的新店,掛滿了包括愚園路城市更新歷程、記憶照片等品,大家可以通過這里與愚園路街區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許引蘭是故事商店的負責人,說:“這樣的商店我們是以志愿者招募的形式,邀請街坊鄰居來當店主。”上海目前有數十家“6+365”常年展示易平臺,除了六天的進博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夠買到進博好。走進這家生活館新互驗客廳,在3D數字顯示柜前,市民可一秒切換卡通形象。生活館為進口商品提供了新品發布、消費者線下驗的服務平臺。
今年前七個月,上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14.57億元,其中小店經濟是其中的組部分,不僅富了上海市民的消費驗,還為催生新業態帶來想象力。無論是走進愚園路公共市集,還是參觀故事商店或生活館,上海的小店經濟都在為人們帶來不同的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