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職員,就職于一家小公司。一直以來,我和我的同事們相得非常融洽。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卻演變了我生活中的一場小風波。

那天,我的同事小麗在辦公室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非常,想吃外賣。于是,讓我幫訂一份外賣。我非常熱心地幫訂了一份價值32元的外賣,并使用了一張價值12元的優惠券,讓實際支付的金額只有20元。我本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幫助,然而事卻發展得出乎意料。

當我要求支付32元時,只付給了我20元,并理直氣壯地說:“你那12元的優惠券又不是現金,你想占我的便宜是嗎?”我反駁道:“我的優惠券是我自己攢的,我自己訂外賣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我們發生了爭吵。其他同事紛紛勸解說:“算了,下次不幫忙訂外賣就好了。”我不冷哼了一聲,奪過外賣,將20元給了,并淡然地說:“外賣是我訂的,名字是我的。”看了一眼手機,意識到已經錯過了再訂外賣的時間,于是趕轉給了我32元,并不好意思地說:“不和你計較了。”

然而,我直接將紅包退回給了,并將外賣扔進了垃圾桶。看到這一幕,臉變得十分難看。回到家,家人看著我,勸解我說我有些“雙輸”,自己賠了12元的優惠券,還搞得同事關系張。對于這樣的同事,我覺得為了維護公平正義是原則問題,對于這種貪小便宜的行為,我不應該讓步。更重要的是,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只是因為錯過了訂外賣的時間才妥協,的態度有問題。

第二天上班,同事之間的氛圍變得有些尷尬,而小麗也避免和我有過多的流。我在想,這究竟是因為12元的事,還是因為背后的不信任在作祟呢?我有錯嗎?如果我不計較那12元錢,同事關系會不會依然和諧呢?問題是,如果我讓步了,會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呢?所以,我認為我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矛盾和不愉快,但我們應該學會公平對待,保持善意的通。或許我是有點固執的人,但對于公平,我一直不愿妥協。這場小小的爭執可能讓同事關系變得尷尬,但它也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人際關系中要堅守原則,不為小利而妥協。每個人對待人際關系的底線都是不同的,但尊重和公平應該是共同的原則。這場小沖突讓我更加珍惜那些真心對待我的人,也更加理地看待同事之間的紛爭。或許,下次我會更審慎地幫助同事,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放棄了對公平的追求。生活中總有很多無奈,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這也許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