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4歲,已經退休4年多了。在家呆了2年多,很,最掛念的,還是心里覺得最親的小姑媽。初五那天,我終于如愿去了一趟小姑媽家。年前的一天中午,姐姐打我電話,問我中飯吃過了沒?說小姑媽給了一只,讓我過去拿。我說:“我中飯還沒吃。”姐大笑,“都快下午1點了,中飯還沒吃,在干嘛呀?”同時,電話那頭傳來“哈哈哈”歡樂的笑聲,好像人較多。姐在電話里說:“小姑和姑父聽說這個時間了,中飯還沒吃,都覺很好笑。”還說,“他們兩個上午來的,是送年貨來的,現在吃好中飯后就要回鄉下去了。本來想讓你現在過來,順便跟他們兩個個頭,你們一直見不著。”我說:“讓他們多坐會兒,我吃好飯就過來。”姐說:“姑父心里已經很著急了,家里的鴨沒人喂呢,他要急著回去喂鴨。”我本來想趁姑父和姑媽還沒走,從家里帶點東西給他們。可是,姐說姑父掛念著家里的鴨,下次有機會再見吧。我只好作罷,下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見著他們。

又要吃小姑媽家養的了,每年我總要吃到一兩次小姑媽家養的。小姑媽家的質很,是菜市場里的沒法比的。菜市場的都是吃飼料長大的,而且不知道怎麼搞的,這些長很快,無比難吃。要是平時很想吃的話,吃吃這種速還是可以的。但是像我們家吃比較挑的,菜市場的,我們一年到頭基本上是不去買來吃的。小姑媽家養,是養來自家吃的。不是養一只兩只,也不是養五六只,而是養一大群,幾十只。不單單養,鴨子也養了一大群。家的鴨不吃飼料,吃谷,吃田里種的青菜,吃螺。姑媽家有幾畝田地,除了種糧食,還種了吃不完的青菜。我們在城里,買棵青菜,外面的老葉都舍不得掰掉。姑媽家吃菜,就吃的菜心,外面的葉和老葉全部剁碎,扔到舍和鴨舍里,給鴨補充維生素。姑媽家后面有一池塘,家的鴨子平時就放養在池塘里。這些鴨子,營養很好,因為,它們自己會潛水“”螺吃,可能還會吃到一小魚。舍里的如果要補充營養的話,姑父就會從池塘里捕撈一些螺,用石頭敲碎了,然后喂給吃。所以,小姑媽家的鴨葷素搭配,營養全面,吃起來質非常鮮鴨生的蛋,品質也很好,吃起來有一種清香味。養這麼多鴨,小姑媽家從來不賣。他們家除了自己吃,這些、鴨、蛋主要還是用來送人的。小姑媽和姑父兩人都是農民,以前兒還未年前,自己又很弱,不能進廠子工作,收僅靠田里,所以,家里經濟很困難。我爸兄弟姐妹共6個,小姑媽又是我爸的最小妹子,而我爸則是最年長的一個。長子莫如父,從小到大,小姑媽都是在我爸媽的照顧下長大的。聽我媽說,我媽嫁過來時,小姑媽還小,是我媽經常背著小姑媽去上學的。當時小姑媽不學習,不肯去上學,還被我媽兇過好幾次。最后,因為家里窮,還因為小姑媽實在不想學習,所以,小姑媽只讀了一點點書,沒認識幾個字。小姑媽嫁給姑父后,家里很貧窮,老爸老媽有固定收,就經常接濟他們家,小姑媽家就是在大哥大嫂的呵護下度過一年一年難關的。所以,這一大一小的特別深。后來小姑媽家兒長大婚了,家里經濟狀況也好了許多。經濟條件好了,對大哥一家的回報也就多了。回報是什麼呢?他們家用以回報的,當然是這些我們平時用錢都很難買到的土特產——、鴨、蛋,還有各種各樣的青菜。想當年,我作為小兒出嫁時,小姑媽家正是困難的時候。姑娘出嫁,娘家要商量娘家面上的親戚要不要跟婿家來往?如果以后親戚有往來的,那些往來的人是要花錢的。考慮到小姑家和別的幾家親戚都比較困難,怕他們因為多了一家親戚每年會折騰掉許多錢,老媽就自作主張,幫我斷了小姑和其他的幾家最親近的親戚。所以,在娘家面上,我的親戚只有娘家一家。弄得我一直到很孤單。親戚家的往來關系雖然是斷了,可是,親是斷不了的。小姑媽家在回報大哥家的同時,跟我這個嫁出去的侄多多還是有許多牽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