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停車位的車主趕下樓挪車,警來條了。”這句話最近一年來在小區業主群中被頻繁提及。每當這句話出現,都會引發業主群的一片,各種聲音紛至沓來。“警周末也不休息,太敬業了。”“往哪挪,有地方挪誰還能故意違停。”“還好,我前幾天找到一個車位,就再也沒過車。”……看著群里車主們的不滿或者是抱怨的呼聲,我始終保持沉默,因為我已經六天沒開車了。

住小區七年來,停車難一直是困擾我們全家的大問題。當初買房子時發現小區周邊停車位充足,而一個地下停車位的價格竟然要比我車的全款還貴,于是買車位的念頭便漸漸淡去。隨著小區居民數量的增加,可用的車位越來越,而大家對購車的熱卻不減。起初,小區周邊的規劃設施不完善,人行道與行車道之間沒有設置隔離帶,因此大家都會選擇就近停車,即便不在停車位上,警也不會在此檢查違章停車。然而好景不長,市里的城市規劃部門迅速行,短短三個月完善了小區周邊的道路基礎設施,并與此同時,警部門也發出了嚴查違章停車的通報。

這一措施給那些買車而不買車位的居民帶來了困擾,我就是其中之一。每個有車一族都知道,違章停車的罰是罰款200元不扣分。正常況下,每年每個開車的人都會被警開幾張罰單。以我為例,2023年就被罰了三次,其中兩次是違停罰單,而這兩次被罰的地點都在市里繁華的街道上。如果在自己住的小區被罰,那種委屈的心是無法言喻的。每次下班回家,當我圍著小區繞了幾圈而無法找到停車位時,我就會心驚膽戰,甚至連睡覺都在擔心第二天早上會不會發現罰單。警在我們小區周邊出現的頻率增加,有時一天會來兩三趟,來的時間也不固定。盡管業主群會及時提醒大家下樓挪車,但看到信息后再做出反應,已經往往來不及了。

因此,老婆勸我先別開車了,緩一段時間,等過了這嚴查之風就沒事了。我深以為然,因為自從嚴查違停的措施執行以來,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于是第二天下午,我特意提前下班一小時,就為了在別的鄰居下班之前找到一個停車位。我足足在小區周圍繞了5圈,連馬路上的小狗都認得我了。終于,我憑借自己的耐力和執著,搶到了一個寶貴的停車位。因為這件事,當天晚上我還特意買了兩罐啤酒慶祝一番。自那天以后,我就一直沒有過車。每每從它的邊經過,我都會特別留意車是不是真得在停車位里。

寫在后面:在約定俗的規則面前,我們只能學會適應和變通。當憑借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現狀時,你是不是應該思考怎麼樣能讓自己過得更舒服、更幸福。幸福易求,只要不被固執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