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經說過:“公平在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但實力卻是絕對的。”他強調了實力在人生中的重要,認為當我們的實力不足時,追求公平只會讓我們自取其辱。很多人對“公平”懷有好的幻想,他們以為只要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得到公平的對待。但事實往往并非如此,真正決定一切的是絕對的實力,而非主觀的公平。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起兵興復漢室,但其軍力遠不如曹。曹說要封劉備為漢中王以示“公平”,實則另有所圖。這個例子說明,當實力懸殊時,弱者提出的“公平”,很可能是強者達目的的詭計。如果我們實力不濟,執著追求所謂的公平,結果往往是傷及自己。當然,我們不應因此就對公平心灰意冷。但需要明白,真正的公平,需要建立在相對均衡的實力基礎之上。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終于到達佛國時,佛祖沒有直接點化他們,而是與他們比試神通,示現各種威力。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力量的較量。最終佛祖承認他們的實力才收留了他們。孫中山先生也提出過“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意思是要使中國強大,就必須提高整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擁有堅實的實力,而不僅僅停留在呼喚公平的層面。所以,我們要認清現實,不要單純追求主觀的公平,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只有當我們備足夠的實力,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獲得對等的對待和公平的待遇。當我們擁有可以被尊重的實力時,公平對待也會隨之而來。金庸曾說:“公平從來都是建立在相對實力的基礎之上的。弱者討要公平,往往難逃被欺的命運。要想獲得公平,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變強。”這是我們需要警醒的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