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令人生氣的視頻在熱搜榜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中,一個媽媽在高鐵站候車廳里推搡自己的年兒,并用言語恐嚇、辱罵。這些充滿戾氣的狠話,令人難以置信地是一個媽媽對自己兒說的。這個被稱為“瘋狂媽媽”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憤怒和譴責。

視頻中的孩不到四歲,被媽媽用力推搡,不斷撞擊在椅背上發出悶響,而卻沒有哭鬧,只是坐在那里一似乎早已習慣了媽媽的激烈言語和作,或許已經被嚇得呆住了。視頻中可以清楚看到孩臉上的傷痕,尤其是眼周的紅腫與青紫,這也是引發網友憤怒的原因之一。

警方介后證實,這個媽媽和孩確實是親生母關系,而孩臉上的傷痕是摔傷所致。據后續報道和媽媽的回應,孩曾獨自跑出家門,被好心人報警后媽媽去派出所接回了。事發當天,媽媽因工作需要將孩送到山東家,但孩不愿意同行。媽媽報警求助后,民警調解后離開。視頻拍攝的場景發生在候車期間。

隨著媽媽的道歉,這起事件暫告一段落。然而,近年來,中出現的“瘋狂媽媽”和“瘋狂妻子”似乎越來越多:孩子不寫作業,媽媽就要跳樓;夫妻吵架,妻子就要跳河……這些“瘋狂媽媽”和“瘋狂妻子”在教育孩子、理問題時表現出緒不穩定和暴力行為,對弱小的孩子施暴,令人憤恨。

這種打罵教育、極端緒和輕視生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傷害。這些影時刻籠罩在孩子們的心頭,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掙。然而,如果我們只是指責這些“瘋狂媽媽”,類似的事件還會不斷發生。因為塑造這些“瘋狂媽媽”的是家庭、婚姻和其他有毒環境,它們輕易地逃避和免責。

為什麼這些媽媽會變得如此暴戾、狂躁和絕?是什麼造們的變化?讓我們暫時放下指責,去看看“瘋狂”背后的原因。我遇到了一個回家過年的大姐,已經過了40歲,但仍然經常與年邁的母親大吵大鬧。每次爭吵,看見什麼就砸什麼,里還要沖著母親嚷著“我真恨不得掐死你”,完全不顧忌外人是否在場。這個大姐有著小時候的怨念,因為經常莫名其妙地遭到母親的毆打。比如,給妹妹們做蛋炒飯,母親看見后當眾扇,因為私自了家里的蛋。還有放學時和同學說幾句話,就被母親一路揪著耳朵回家,結果耳垂撕裂,肩膀上都是

這正是造“瘋狂媽媽”的重要原因之一,們來自一個信奉暴力、對孩子充滿敵意的家庭。還有一個案例是在快餐店里見到的,一位白發蒼蒼的母親和五十多歲的兒一起吃飯。兒一直不停地埋怨母親吃東西慢,還沖著大聲說:“你真費勁,慢死了!讓你煩死!”這個兒看起來真不孝順,但其實小時候也是被母親這樣指責的。當我們無法從原生家庭中獲得和信任,習得的通方式是用暴力解決問題,很難想象如何從二十多年的認知和行為習慣中擺出來,建立全新的價值觀。

這些“瘋狂媽媽”變得“瘋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快餐店里發生的一幕。一個家庭在吃飯后準備離開,發現孩子的手套不見了。爸爸彎腰看了看桌子底下,沒有找到。媽媽說:“估計是丟了。”爸爸不滿地“嘖”了一聲,靠在椅背上,盯著媽媽。媽媽突然用力拍打孩子,大聲怒吼著:“手套呢手套呢!”一邊怒吼一邊抓住孩子的腳腕,把孩子倒過來詢問。孩子嚇哭了,還開始嘔吐,爸爸還是坐著一言不發。直到服務員上前勸阻,爸爸才起離開,媽媽才放下孩子跟上去。這不是個別案例,我曾經看到過類似的事。一家三口在柜臺點餐后落座,孩子說想吃冰淇淋,媽媽去取餐時,爸爸問孩子:“你吃不吃?”然后“嘖”了一聲,不耐煩地看向媽媽,媽媽立刻一掌打向孩子。每說一個“吃”字,媽媽就打孩子一下,拍打聲比孩子的哭聲還要大。直到爸爸再次問“現在吃不吃了”,媽媽才停手。這些“嘖”的聲音似乎是導火索,引發了媽媽“瘋狂”的狀態。

家庭中的絕對權威(通常是父親)表達自己的不滿,是一種向較弱者施的行為。而較弱者(通常是母親)需要回應這種不滿,并轉移這種力。然而,更加無助和沒有還手能力的孩子了無辜的出氣筒。這是一個強權和自的丈夫形象,將妻子推向了“瘋狂”的深淵。而那些習慣逃避的丈夫,讓妻子獨自承擔過重的養育責任,導致們怨憤。這是塑造“瘋狂媽媽”的第二個重要原因。

然而,我們不能把改變現狀的責任給別人。即使困境,我們仍然有選擇的權利。我們無法決定父母如何“”我們,但作為年人,我們可以選擇是否接他們的“”,以及我們如何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以打破原生創傷的循環,不讓創傷繼續傳遞給下一代。為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救贖自己,不再寄托改變的希于他人。這條路充滿荊棘,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值得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