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回老家,偶然到一個鄰居來做客。給我外甥帶了一些水果,然后坐在炕上和媽媽聊了起來。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中午12點,這時候外甥突然在院子里說:“這位怎麼還不走啊?都中午了該吃飯了!”我趕堵住外甥,告訴不可以這樣和人家講話,不然會顯得我們好像趕人家走一樣。其實外甥的想法就是孩子的直率,想讓鄰居走,這樣我們一家人可以更自在地聊天,還可以試穿我為大家買的服。又過了一個多小時,鄰居終于看了看時間,給媽媽訴完苦,說該走了。媽媽卻熱地挽留說:“不晚呢,也沒啥事再坐會兒吧。”我也開始客套地挽留說:“你那麼勤快干嘛啊?著急回家給一大家子做飯嗎?先別走了在我家吃,讓我爺爺意識到你的重要哈哈。”笑了笑,最終還是回家了。等走了以后,外甥問我:“姨姨,為啥你也想讓走,卻還說讓再待會兒呢?”我突然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這句話。是小孩太天真,還是大人太虛偽?在年人看來,當客人要走時,說點客套話表達挽留是很有禮貌的,可以增進與人關系的親。但是我們是不是真心的想讓對方留下來,對方是不是會被我們挽留下來,要取決于雙方的意愿,以及彼此拉扯的次數。熱的中國人喜歡用推拉,拒還迎等類似的周旋來試探誠意。卻不愿意直接抒真心。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當你去別人家做客,準備走時,主人挽留你,如何區分對方是真誠挽留還是在客套?#娛評大賞# #文日簽# @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