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一直致力于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并且依托“一中心三平臺多陣地”系,充分利用科教文化區的優勢,匯聚高校青年力量參與基層協商解紛。他們引領高校青年在參與基層矛盾排查化解中實現錘煉長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統一,構建了社區、網格、樓院、高校多陣地共防共治的多元解紛模式。這一模式被稱為“五彩青春”地校共治機制,為基層社會治理注了強勁的生機活力。

為了打牢協商解紛的“主陣地”,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通過“紅先鋒”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并構建了組織聯建系,使協商解紛關系得以融合。而言,他們推進了組織深度融合,為共建、共治、共提供了互商橋梁,從而激活了基層治理的“神經元”。同時,他們建立了健全的工作機制,通過多元解紛模式解決了居民的訴求,并暢通了訴求反映渠道。在線上,他們依靠小蘭幫辦、平安甘肅和三維數字平臺提供信息支撐;而線下,則以“小蘭網格陣地”為聚合載,實行統一研判和調度置。今年以來,農大社區共理各類群眾訴求449件,有效增強了矛盾解紛資源的深融合,使“路人”變了“家人”,共同繪制了惠民和諧的圈子。

為構筑互助服務的“橋頭堡”,該社區通過“黃民生”拓展志愿服務項目,并凝聚了服務聯的合力,組建了互助志愿隊,整合了基層協商解紛資源。他們圍繞養老、助殘等民生問題,通過網格員戶走訪和召開“小蘭協商會”等方式聽取群眾訴求,有力推進了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第一時間化解了居民的困難和問題。同時,他們以在校大學生黨員為骨干,組建了家電維修、法律援助、心家教等34支大學生志愿服務團隊,并定期到社區開展公益服務。社區還功解決了316起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為激活源頭防范的“前哨崗”,社區通過“藍平安”發揮網格聯治共管的作用,倡導“青春向網格報到”,并組建了安全維穩志愿隊,凝聚了基層協商解紛的力量。該社區將387名大學生志愿者吸納到網格輔助員隊伍中,及時準確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訴求。此外,在家屬院設立了3個“青年文明志愿崗”,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居民提供基礎便民服務。他們助力問題解決,組織大學生就網格巡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共同商議解決方案,增強了區域化聯通互社會治理水平。

為鞏固民事民議的“艙石”,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農大社區倡導“綠生態”,打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并組建了環境整治志愿隊,讓基層矛盾解紛的環境變得更加好。同時,他們參與到轄區的環境衛生維護和保潔等工作中,大力弘揚節約資源和化環境的道德風尚,實現了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決的目標。

通過“紫文化”,農大社區吹響了青春聯的“沖鋒號”,激活了文的創新,并形了社校活聯辦的常態。該社區走訪群眾后了解到未就業群技能培訓的需求,因此與高校管理學院聯系,邀請高校師生定期開展技能培訓、農業技培訓等各類惠民利民活。此外,社區還與高校老齡委通,實現了共陣地,并邀請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社團聯合組建文藝團隊,實現了社區工作機制由封閉運行向共建共的轉變,滿足了轄區居民的文化需求。(來源:蘭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