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大量知青返城,社會上出現了“單”,大齡未婚青年的婚姻問題迫在眉睫。在這個背景下,婚介所于1982年開始興起。那時候,人們談需要通過介紹人來牽線搭橋,介紹人可以是同事、同學、親戚或朋友,有時甚至是通過多層關系來促雙方見面。隨著擇偶需求的增加,傳統的“保拉纖”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自由開始流行起來,婚介所為男雙方認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男平權的時代,工作和婚為人生的兩個重要事務。為了共同開創好的生活,人們需要放下矜持,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婚介所。我還記得那時候,在大街上常常能看到婚介所的木制招牌,一間門面店,一張桌子,一臺電腦,服務人員開始提供服務。“你多大了?在哪兒工作?對另一半有什麼要求?”開場白直截了當,推介的程序也簡單暴:錢、留下聯系方式、回家等待。婚介所實際上是一個個人資源收集庫,據不同的擇偶要求匹配合適的異,然后安排見面。如果不功,就再安排下一個,按次收費,相對于“謝錢”。

據相關報道,在當時的廣州,有一家國營婚介所為了提高撮合功率,經常舉辦聯誼會、覓知音晚會、郊游等各種活,廣泛吸引人們參與。這家婚介所的撮合功率達到了14.4%,在八十年代高居全國婚介所之首。可以看出,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靠人力來積累人氣的方法也非常歡迎。

我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我在相鄰的胡同里認識了一個“巧玲”的嬸子,非常熱衷于當婚姻介紹人。起初,將自己的家作為男雙方見面的場所,吸引了方圓幾里適齡男前來相親。如果雙方有好卻不好意思開口,也會代為傳話,幫助他們正式相親。非常能言善辯,通過的介紹,許多功走到了一起。我家院子里至有三對夫妻就是通過的。后來,干脆專職做起了“婚介”,為了遠近聞名的“金牌紅娘”。

九十年代中期時,我剛開始工作,單位曾經組織過一次友聯誼會。我不明就里參加了一次,各大系統的未婚男圍坐一起聊天、跳誼舞。我甚至被某人邀請一起跳舞,結果踩了他的腳好多次,場面一度尷尬得可以摳出一套三室一廳來。事后我吸取教訓,從此斷絕了一切有關聯誼流的活

前些年,我偶爾路過中心花園,看到了一場相親集會,那場面真是壯觀!父母或婚介人員滿了相親信息,將求偶者的簡歷一一展示出來,包括年齡、學歷、工作、家產、格等等,事無巨細,詳盡無。其中不乏婚介機構混跡其中,拉攏業務做廣告。

隨著QQ等聊天件的上線,以及電影《非誠勿擾》的上映,生活服務類節目《非誠勿擾》的大火,網絡速配為流行時尚,“珍網”、“百合網”等相親網站層出不窮。而傳統的婚介所已經變了味兒,為了“婚托兒”的代名詞。如今看來,婚介所大都改弦更張,慢慢消失殆盡。

最近,“世紀佳緣”連環套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們將人和需求當斂財的手段,結果終究惹來了惡果,令人唏噓不已。婚姻是人生大事,做婚介要憑良心。我認為,如果想要做好“”的生意,最起碼要帶著真誠的“”去投其中。